府文庙里曾经有一所小学,巴金就在那里任教

花巷   2017-09-06 09:27

  “1918年,海外的华侨寄来侨资,要捐建一所小学,让贫困的学生有书可以读。小学,就叫‘平民小学’。”何勋老人说,当时的学校就设在杨家的家庙里,就是现在华侨大厦边上的铜佛寺。父亲是平民小学的第一任校长,仅二十余岁,是泉州中学(现在的泉州六中)的初中毕业生,在当时已是高学历。

  由于家庙的面积小,只能办一两个班,随着求学的孩子越来越多,1929年平民小学就搬到了府文庙里,成了近代府文庙办学的伊始。

  “小学6个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府文庙正殿两侧的走廊,靠近中山路的这侧是平民小学,另一侧是民生农校(现在的泉州农校)。而大殿是开会的场所,民国时期,每周一的一早学生们在大殿集合,恭读《总理遗嘱》。”1937年,何勋来这里上小学一年级,那会父亲已被调任他处,做财政工作,但因为是老校长的孩子,他不用缴纳学费。91岁的老人了,记性却十分好,《总理遗嘱》依旧能一字不落的背出来。

  旧时的府文庙在古城里算得上“占地范围很大的地方”,中间是孔庙,东边是名人堂,西边是议道堂,后面是考棚,考棚前还有一座高高的文魁星楼,文魁星拿着笔站在文魁星楼上,还有13座祠堂分布在文庙旁。

  老人说,这里大都被当做学校用,考棚里是晋江中学(现在的泉州五中)。而名人堂与孔庙差不多大,里头挂着各个朝代的状元、进士、举人的牌匾,满满当当好几十块,“这里被当做教育馆、文化馆,老师带着孩子们一起来这,号召大家向先贤学习,努力发奋图强。”

  “30年代,在平民小学这一侧的走廊,最靠近大殿的房间里,巴金曾住在那,他在这里任教。”这是父亲告诉他的,但当时由于年纪尚小,他对巴金并没有很上心。后来,农校搬走了,巴金也走了,仅余下平民小学。

  老人说,自己是第19届的学生,整个年段,仅30余个同学,许多同龄人都没有条件上学。平民小学是当时泉州城里出名的小学,因为学校的设备、老师的配备都比较齐整。国文、算术、历史、地理、自然,这些课小孩都得学,因为正值抗日时期,学校的同学做的最多是抗战宣传、唱抗日歌曲,入夜还经常点着火把游行,从威远楼一直走到南门去。而今尚在人世的同学,加他也许就剩三四人了。

  也许是学生时代,创作、传唱抗日歌曲,投身抗日宣传,打下了音乐深深的烙印,或许也受爱唱南音、拉二弦的父亲的影响,老人十分喜欢音乐,并成为当年晋江专区歌剧团(泉州歌剧团的前身)团长、原泉州市戏剧家协会主席。

  “平民小学”在时间的浪潮里,几度易名,在解放后改名为“泉州第二中心小学”,上世纪七十年代左右又更名为“人民小学”,而后八十年代,又再度改回“泉州第二中心小学”。

  91岁的老人,如今仍耳聪目明,一个帆布挎肩包背在身上,一顶渔夫帽,一个人出门坐车转古城。在散场的路上,从通政巷走出来,老人沿途看看左边的古厝,凑在门缝处往里头张望,问问右边的老人。

  “某某还在吗?”

  “走了走了,几天前离世了。”

  “可惜了,他最懂古城里的水系了。”

  也许漫长的岁月令老人看淡人生的际遇,悟透生与死的哲理。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清粉”情
  • 花包:比脸大的闽式糕点
  • 传承创新之火 点亮非遗之光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