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街东塔畔,"国舅"后裔守着台魁巷保存最完整的古厝

花巷   2017-08-16 17:12

  文 / 月芳  图片/金淼

  不久前,泉州西街台魁巷一户人家修厨房,竟那么“随意”地挖出了一块明代石碑残件,正反两面清晰地记录着明代几位官员的头衔和名字。

  这户人家姓粘。要知道,泉州可是曾有“西街粘史傅”的说法。因粘家、史家和傅家,占据了西街许多地盘。三座宗祠并排在如今泉州影剧院的位置,其后那条巷子,就叫君子巷。

  所以,我们便走入了这户粘家,听一听还有多少口述历史遗存。

发现的一块石碑,正反两面文字 正面刻有:“巡按福建、监察御史、龚一清、杨四知”

背面刻有:泉州府知府邹墀、同知程有守、通判周溥 推官陈继畴 晋江县知县彭国光立。

  1.

  推开一扇不宽敞的木门,穿过古朴的出砖入石墙,可以从一个小院子进入另一个小院子。粘添福家刚整修一新的埕出现在眼前:雪白的墙配上深红的墙砖,一株粗壮的老桂花树立在墙边。

  粘家就在开元寺东塔边,也是台魁巷里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厝,三进的规格,可能始建于明代,房子被收拾得妥妥帖帖的。

  祖上留下的木头匣子,被粘添福拿来存放重要的资料。他小心翼翼地拿出里面的复印件,告诉我们祖厝曾经在文庙洙泗桥附近,后来被戏院票房占用,最后又成为商场的用地。

  粘姓是女真人的后裔。因为这个缘故,粘添福喜欢研究历史。邻居有位老人曾告诉他粘氏祖上“粘国舅”的传说。“粘国舅”是明末清初泉州名人粘本盛,当年皇帝看上了自己的表妹,问大臣怎么办,粘本盛在一旁扇着扇子,并摇头晃脑。“扇”的闽南语与“姓”接近,皇帝领会到是“换姓”之意。于是,表妹认粘本盛为哥哥,粘本盛便被称作“粘国舅”。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清粉”情
  • 花包:比脸大的闽式糕点
  • 传承创新之火 点亮非遗之光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