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荷兰的大贝壳,一直静静地躺在泉州的蚵壳厝上

花巷   2017-08-16 09:11

  文 / 叶碧玉  网络配图

  那一次去泉州东海街道蟳埔,原来是要采访制作蟳埔民俗服饰的黄章晨师傅的。在街上走着,竟发现了听说已久的海蛎壳建成的房子——蚵壳厝。于是热情的黄师傅就顺便带着我们去参观了那些独特的古厝。

  从狭窄的小巷穿行而过,在现代建筑中,尤其醒目的,是那些已然破损的蚵壳厝。尽管有些已成残垣断壁,但依然散发着浓浓的古城余韵,外墙上密布的大贝壳在夕阳下反射着温暖的红光。这里没有海,却能从中嗅到海的气息。

  在宋元时期的一个秋冬时节,泉州的远航船队驾着长风浩浩荡荡分别从东方第一大港——刺桐港以及沿海的法石港、石湖港、祥芝港、深沪港、东石港等港口出发,经南海群岛、印度洋、波斯湾、北非、地中海沿岸,驶向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次年夏日,船队又乘着东南风返航,去时满载着丝绸、陶瓷、糖、茶、铁器等货物,回来时运载着异域的钻石、玳瑁、玛瑙、药材、香料、玻璃工艺品等,却比原来少很多,也轻得多。

  凭借航海经验,船员们知道没有足够重量的航船行驶在大海上是不平稳的,甚至会有倾覆的危险。于是,返航前他们便把当地废弃的大蚵壳以及土、石装进船舱压重……

  这些来自异国他乡的大蚵壳,跟随货物抵达刺桐港后被丢弃在这一带沿海岸上,日积月累便成了一种特殊矿藏。泉州先民继承了“古闽越族”拾蚵壳拌海泥筑屋而居的遗风。选用这种异国蚵壳来建造的房子,不但坚硬耐腐蚀,而且造型独特,具有美丽的花纹,能起到装饰的效果。于是,一座座有着独特风格的蚵壳厝便呈现在世人眼前。

  据说,2002年10月1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考察团来到这里,团长亨利博士看到蚵壳厝时两眼一亮,惊喜地喊了起来:一点没错,我在挪威、荷兰等地曾见过这样的蚵壳。

  生长于蟳埔村的黄章晨师傅告诉我们,蚵壳厝的墙壁厚度一般有36厘米,现在用条石、机砖砌的墙壁厚度大概在12厘米~24厘米。

  蚵壳一般都砌在大门左右墙面及后外墙上,用石灰、沙、土“三合”泥浆片片相砌,内墙则用杂碎土石混合筑建,如此结合,就异常坚固。蚵壳大而中空,垒砌在一起,墙里隔绝空气多,这样的墙冬暖夏凉。闽南尤其是泉州的海风虽然凛冽且带有盐分,但也不能摧垮这种墙。

  多年风雨的洗刷,让那些蚵壳变得格外明丽。有人认为,蚵壳的砌筑是民间艺术大师严谨而又随意的作品,既有传统的写意,又略带意象派的风格。

  在建筑上,蚵壳厝与泉州清代古厝一样,大都为单座仿皇宫式的一进、二进、三进、三开间、五开间的大厝构筑,俗称“四马拖车”、“四房看厅”。花岗石的墙基,上下红砖砌方框、窗框、红白相间、鲜艳古朴,闽南建筑风格鲜明,民俗气息浓厚。

  据统计,10年前,村里遗留下来的蚵壳厝只有60座,而且大都比较破旧,住在这些老房子里的很多是80多岁的老人。黄师傅说,历史在蚵壳厝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很多老厝已经年久失修,破败不堪了。而在现代的建筑中,也有不少借用蚵壳来装饰,或在外墙上划出一块一米见方的面积,镶上蚵壳,或整面外墙都采用大面积的灰白色蚵壳和花白色、红色的砖石构成色彩对比强烈的图案。

  据了解,盖蚵壳厝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黄师傅称,建造蚵壳厝时,要考虑房屋的坐向、是祖厝还是民居等因素,还要按照主人家的意见,根据外墙的大小,处在哪一位置,用什么形式建造等进行一系列设计,然后再对蚵壳进行筛选,分出上盖和下臼、大和小,再清洗干净。

  原来砌墙只需要用土,不管是山上的还是田里的都可以,只要有黏性,把蚵壳一只一只叠好,就能把墙壁装饰得很好看。精明老练的师傅在砌时,凹的一面向下,第一个叠好,第二个要叠在第一个的一半。如此这样,一个叠一个,同时要和内壁一起砌,内外交叉,避免蚵壳脱落。如此这般,就能把蚵壳砌得错落有致,片片如鱼鳞。

  大海就在蟳埔的前头,这里的人们常常要出海捕鱼,卖鱼为生。走在村子里,摸着那些经过时间洗礼的蚵壳,似乎可以看见千年以前,泉州的船队顺着海上丝绸之路,经过一个个人声喧哗、车水马龙的海港城市,最后把那些带着异域色彩的蚵壳带回这里,然后建造了神奇的蚵壳厝……

  历史已落在了时间的身后,袁荡涤着“海丝”文化的蚵壳厝慢慢在减少,居住在蚵壳厝里的村民终究要告别蚵壳厝的时代,现代人也很少再用蚵壳来建造房子,但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有力见证,蚵壳厝以它独有的特色,永远留在了闽南建筑的辉煌史册里。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清粉”情
  • 花包:比脸大的闽式糕点
  • 传承创新之火 点亮非遗之光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