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无心法师》为什么会火? 编剧团解析台前幕后
三、【制作】业良来自细节 每一个环节都在努力加分
导语:自开播以来《无心法师》被安利最多的标签就是“国产良心剧”,业界良心的标准有哪些?近年来,被各种烂剧连番轰炸的网友表示,不求你旷古绝今,只求你一切正常。正常体现在男主不要整天卖萌、开挂、霸道总裁脸,女主不是永远金手指、玛丽苏、傻白甜,特效不是“四毛九不能更多”,故事催人泪下的是情节而不是智商。总之,正常是一群有逻辑的人在他们该在的时代、地点干着他们该干的事,是所有细节共同积累出的看点。
因一个场景争执到大哭 要点击、要逻辑也要正三观
搜狐读书:我们在一些报道中,经常会看到韩国编剧权力很大甚至可以参与到后期的选角和拍摄中,《无心法师》剧本创作的自由度如何?最后呈现出的剧集是否达到了你们的预期状态?
编剧团:唐人对于编剧是相当尊重的,所以我们有幸亲自旁观了制作的全过程,比如交剧本后,公司会邀请编剧参加选角会。林玉芬、高林豹两位导演,在开拍前、甚至拍摄过程中都曾多次给我们打电话探讨剧情。
也是因为我们双方都很执着,都认为只有导演认可并接受剧本情节,大家把所有细节掰开揉碎聊透了,才能抓住每一个点,做出最佳的呈现。在开拍前的讨论会上,我们甚至因为剧情的一个环节进行了非常激烈的争执。
当时刚好讨论到第一集无心和月牙相遇的桥段,我特别想保留原著小说那种自然而然的相遇,无心和月牙无意间邂逅,然后为了报答半个窝头的恩情,两个人又都没有奔头于是结伴逛到文县。但导演认为,这样拍出来第一集的观感会过于沉闷,因为大部分篇幅都用来走路和吃饭了。他们也会质疑,月牙一个姑娘家在那个年代,碰见一个大男人还不确定是好人坏人,怎么就能放心跟他走呢?
但我当时有一种执念在,非常坚持,就一直和大家争执不下。讨论越来越激烈,我就控制不住情绪了,莫名其妙的就泪奔了,两位导演、老板和其他同事当时都吓疯了(笑),说你先冷静冷静,回去再想想,我后来细想导演的这些质疑其实全都是合理的,当然也有人会说,这是没读懂原著,小说里月牙逃婚走投无路有些破罐子破摔,无心又是活了几百几千年,跟谁在一起都不在乎的状态。这样的两个人碰到一起,他们就这么结伴走了,也能说得通,但每个人都能接受这样的价值观吗?这确实是有待商榷的问题。小说可以是小众的、私人的,但一旦呈现成剧,面对的就是更多的大众,作为二度创作者必须考虑这些东西。所以就做了现在剧集里呈现的调整,比如让月牙摔伤腿,行动不便,必须和无心结伴,再比如月牙身边有奇怪的光点,让无心怀疑这个女孩子是被不好的东西缠上了,不放心所以要跟着她,加上后来看到月牙无家可归、衣食无着产生了愧疚感;让无心和月牙第一集就进入宅子增加悬疑感等等,最后看播出的效果我们很庆幸当时听了导演的意见。
搜狐读书:所以剧集改编的标准,是既要收视、逻辑,也要正三观?
编剧团:是的,比如第四个故事里,有一个情节是白文柳为了买温泉山庄,特意上青云观请了一道护身符,其实也是为了给出尘子的出场做铺垫。
最初我们写的是,无心趁白文柳昏迷时,偷偷把这个符顺走了,以小说中无心的性格,完全是干得出这种事的,不是还卷走了白琉璃的三百多英镑吗?但高导是一个三观特别正的导演,他会说,我这样拍不是教小孩子去偷吗,绝对不能让无心去示范偷!我们当时也试图跟高导解释,但高导说他有他的底线,就是身为一个影视从业者身上必须背负的东西,不能传递负面信息,高导为这一点非常坚持,甚至在争执不下时,烦躁的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他的这一点坚持确实非常感动我,也是灵光一闪,这场戏后来被调整为无心拿平安送他下山作为条件去跟白文柳谈判,最后得到了黄符。 高导觉得这个心结打开了,我们才继续往下聊。
细节控:良心就是每一个环节都在努力加分
服装:从“盖茨比画风”到“老棉裤情结”
搜狐读书:之前网上有一种调侃的说法,说现在民国戏走的都是“盖茨比”风,各种华丽洋装、高端会所,相比之下,《无心法师》的棉裤风就显得很接地气,既然定位是民国捉妖偶像剧,为什么不选择设定更华丽的造型?
编剧团:其实在开机几个月之前,造型老师就已经根据剧情、时代和环境需要,制作出了详细的设计图册。包括结合人物性格设计服装的颜色,搭戏演员服饰怎样配色才协调等都有考虑到。
至于服装风格,北方县城这个环境下出现“盖茨比”风的话,你不觉得太违和、太可怕了吗?(笑)既然小说故事的核心是接地气的,服装道具就必须跟着接地气,可能你第一眼看上去会不适应,但每个北方人心里都有“老棉裤情结”。也许看多了“盖茨比”风格的民国剧突然切换到这个画面会有点受不了,但那才是真实的东西,一旦接受了这种设定,这也会是属于《无心法师》的一个独特的画风。
选景:荒芜影视城变专场 最牛场景莫过于自带特效
编剧团:同样是民国戏,北方的民国和上海的民国完全是两个概念,除了服装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选景。
《无心法师》最终选定的外景拍摄场地,其实开始是李导为《秦时明月》选景时意外发现的,开机前导演顺便带我去看现场,我都看呆了,是一个非常冷门的影视城,没有剧组在那里拍戏,为了创收他们还在里头搞了个真人CS,一群穿着迷彩服的人在里头打巷战。但李导认为《无心法师》一定要在这儿拍,有几个原因:
其一是这里的建筑全是北方风格;符合原著,第二,整个影视城只有我们一个剧组,真的就是专场,可以全力配合你去拍,没人会跟你抢场地。还有一个特别合适的点,这个影视城离黄河不远,周边有许多荒芜的外景,人烟稀少,采景又是在大冬天雾气缭绕,那种荒原、枯树林和自然的雾气,你就拍吧,不用灯光都是鬼片(笑)。这么合适的景能被导演找到,是运气也是缘分。
音效:你还记得那声老天津味儿的“糖墩”吗
搜狐读书:我的一个天津朋友说,他被《无心法师》圈粉,是一场大街上的戏,背景音突然来了一个字正腔圆的“糖墩”,天津老街的生活气息一下就出来了。
编剧团:这也是混音老师和配音演员们的神来之笔,当时跟导演去看样片,混音老师专门说,听,我在这儿加了一个“糖墩”,是专门把这种老天津的声音混进去的。
拍摄现场其实是非常嘈杂的,现场收声只能做一个参考,一切还要靠后期配音、混音来完成。《无心》的混音师很厉害也很用心,无论是惊悚段落,还是还原生活气息,都做得非常的有感觉。除了“糖墩”还有后来月牙在院子里洗衣服,院外一直悠扬的喊着“磨剪子嘞戗菜刀” 。
有幸从头到尾旁观了制作过程,就深切感受到,所有人都在用绝对的诚意来对待这个项目,作为编剧,也是非常的感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