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背后干部晋升指南 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政策规矩揭秘
新浪 2017-04-12 17:20
扫描当下中国的政治生态,聚焦公众热议的反腐话题,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正持续热播。剧中一个重要叙事线,正是各路人马谋求提拔的“仕途之争”,其背后的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和纪律规矩,也值得我们深入考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在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方面出台了哪些政策、立下了哪些纪律规矩?当前的干部人事布局,呈现出哪些新趋势?剧中人物在现实中又会有怎样的任用路径?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国策说”为您详尽解读。
小编温馨提示:全文3400字,阅读完可能会占用您十分钟……
汉东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高育良在剧中深藏不露、老谋深算,目标是更进一步——当省长。
根据相关规定,省级党委一般为一正两副架构(西藏、新疆等自治区除外),即一名党委书记、两名副书记。在副书记中,一人任省级政府一把手,另有一名专职副书记。高育良这位专职副书记在省领导班子中排名靠前,但他却失去了两次晋升机会。
第一次是升任省委书记的机会。国策说梳理十八大以来的人事布局,省委“一把手”的来源一般有三:
一是异地调任,一省的省委书记、省长调动至另一省任省委书记。如去年6月青海省委书记骆惠宁赴山西继续任省委书记;近期河北省省长张庆伟任黑龙江省委书记;
二是中央“空降”,中央国家机关“一把手”至地方任省委书记。如近期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空降”山东任省委书记;
三是原地升任,本省省长升任省委书记。例如近期任甘肃省委书记的林铎、海南省委书记的刘赐贵均是从本省省长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