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行业问题多:高片酬假数据大IP制作糙

北京晨报   2017-02-27 12:04

­  《欢乐颂》编剧袁子弹非常认同侯鸿亮的观点,她表示自己在创作过程中其实不太能感受到IP和非IP的差别,只有是否适合改编或是不适合改编的差别。“网文的水平参差不齐,它就是时代的流行文学,并不意味着越大、越热的IP越适合影视化,有很多都不是电视剧能表达的内容和价值观。《欢乐颂》并不是一个大热IP,但它的人物内核和社会内涵就很适合改编,我要做的是怎么样在影视的逻辑里面把人物和故事更合理化。”袁子弹还提到了她本人认为的两部最好的IP改编作品,一部是《甄嬛传》,一部是《琅琊榜》,都是给原著IP加分的,“《琅琊榜》是主题的拔高;《甄嬛传》的原著小说我也看过,但完全感受不到电视剧里的宏大气场,也没有《红楼梦》的感觉,但看电视剧时就会有。”

­  近两年,慈文传媒从一家传统的制作公司也多次尝试大IP的改编、制作,并成功参投了《花千骨》、《老九门》等热门剧目。慈文传媒CEO马中骏同样指出,不是所有的网文都有IP改编价值,细想的话真的不多,“相当多的伟大文学作品都不适合影视改编,或是不太好改。大IP改编出来完全扑街的有很多,这就取决于改编者的能力和心态,IP的转化的确是重要的一环。”

­  “对IP,不用太High,也不用太衰”,这是清华大学的尹鸿教授给出的观点。他指出了现在的影视圈有一种错误且可怕的心态,就是认为只要抢到一个大IP就万事足矣,搭配个把小鲜肉,糊弄以粗糙廉价的制作便可横行霸屏,“其实不是IP的问题,就是一个烂剧的问题,可能跟IP关系不大。任何一个IP都需要找到适合转化的基础,认真去做。IP的扑街主要还是把IP当成金罐子,而不好好二度去做,这肯定做不出好IP的。”

­  ■相关链接

­  2016年,《芈月传》最热门,周播剧无爆款

­  北京晨报讯(记者 冯遐)在今年的制播年会上,索福瑞媒介研究副总郑维东依然用数据说话,来分析2016年收视市场。其中,2016年的大剧非《芈月传》莫属,无论是收视性别、收视族群都是完胜。

­  什么样的电视剧能成为爆款?就是不仅能吸引女性,而且能吸引男性,且能覆盖到各个年龄层。“从数据看,《芈月传》的男性观众收视率过了2,女性观众收视率过了4。从人群看,从50后到90后的人都在看《芈月传》,虽然收视率呈递减,50后最多,90后较少,但排名均位居第一。00后也有人在看《芈月传》,不过在这部分人群中的收视率低于《麻辣变形计》。除了《芈月传》外,《亲爱的翻译官》也是2016年的另一部热剧,每个年龄段的收视前五都有这部剧。”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全文)
  • 七部门联合发布《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管理
  • 1870万人次 全国铁路迎来“五一”节前出行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