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地灯烫手孩子你别摸 家长反映孩子被地灯烫伤手
热线关注 公园地灯烫手孩子你别摸 有家长反映,孩子被公园地灯烫伤手;当表面温度高于70℃时,管理方应采取隔离保护措施
“据2008年住建部发布的《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行业标准,一些公共场所如公园、游泳池、广场等地,对人员可触及的照明设备,当表面温度高于70℃时,应采取隔离保护措施。”
盛夏酷暑,高温难耐,晚上许多家长都会带着孩子到公园散步玩耍,而公园内的地灯对于孩子来说,却是一个安全隐患。这盏灯,看似普通,居然可以把一个2岁的小男孩烫出满手水泡。
连日来,记者先后前往鸳鸯池公园、龟湖公园、西洋公园、步行街公园实地测温调查。在西洋公园大门口,记者对地灯测温后发现,该地灯温度达到56℃,三盏灯的温度不同,另外两盏灯的温度分别是48℃和53℃。公园管理员告诉记者:“公园的灯是从晚上6:30起开启的,这盏地灯是卤素灯,它的光线能够照射的范围大,打开的时间越久,温度就会越高。”
据了解,西洋公园、鸳鸯池公园、步行街公园、龟湖公园一到晚上六点,来散步的市民逐渐增多,其中不乏儿童。但有些孩子对这些地灯、景观灯十分好奇,家长稍一疏忽,孩子们就会靠近触摸,极易烫伤。家住龟湖公园附近的郑女士告诉记者:“每天晚上我都会带着孩子来公园,公园入口处的小广场上亮着不少地灯,当时我没注意,我儿子就靠近用手去摸灯面,结果被烫伤了,小手通红,我赶紧用矿泉水帮他进行降温,不到几分钟后,手掌就开始起水泡。”另外,一位刘姓女士也向记者反映了孩子被地灯烫伤的情况。
前段时间,厦门也报道过类似事件,一个孩子的手被公园的地灯烫伤,当时地灯的温度高达177℃,可见公园地灯的“杀伤力”很大,因为地灯所用年限以及打开的时间长短,所测的温度也就不同。
记者查询相关资料得知,住建部颁布的《城市照明管理规定》指出,应严格控制景观照明的亮度和能耗密度等,并依据国家有关规定,限时全部淘汰低效照明产品。2008年,住建部发布《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行业标准。一些公共场所如公园、游泳池、广场等地,对人员可触及的照明设备,当表面温度高于70℃时,应采取隔离保护措施。
有关人士建议,公园方面应加强对地灯、景观灯等设施的安全防护,更重要的是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监护。
(记者 刘巧丽 郭雅霞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