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效应显现 出口规模突破100亿

闽南网   2019-09-29 19:03

  闽南网9月29日讯(通讯员 许晓城 薛宇翔)9月29日上午,随着远洋货轮在国家一级港区石湖港区鸣笛起锚,石狮服装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出口额突破100亿元。据数据统计显示,自2019年起至9月28日,石狮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共申报16230票报关单,涉及的商品包括服装织物、矿产类产品、机械类制品、日用百货、精密仪器设备以及皮革类制品等12大类,出口国家和地区共计133个,出口货值14.6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为100.16亿元。

微信图片_20190929185952

  庄清裕 摄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启动以来,石狮市委市政府围绕“买全国、卖全球”定位,不断丰富市场采购贸易内涵,扩大市场辐射范围,吸引更多具有国际需求优势的商品入驻;通过“集群注册”制度创新,开设更多区域特色产品展馆、产业集群馆和国际采购集贸中心。目前,德化陶瓷馆已入驻开馆,泰国、越南、菲律宾、香港等地商会也已签约入驻石狮国际商贸城。

  今年来,石狮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导向,出台针对周边地区入驻参与市场采购贸易,实行集体入驻三年免租金优惠政策;为市场采购贸易出口数据全覆盖购买信用保险并承担资信调查费用;对参加境内外知名国际性专业展览会的给予展位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众多外贸企业的集聚和参与。

  截至目前,参与石狮服装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备案的各类市场主体达6417家。其中,采购商1912家、市场供应商4245家、外贸公司161家、货代公司53家、报关公司46家。主要备案商品包括服装服饰、鞋材、辅料、塑料制品、电子产品、日用百货、皮具箱包等种类。现今,除了石狮的纺织服装、五金机械,晋江的鞋子、雨伞、食品,南安的水暖,安溪的茶叶,德化的陶瓷,宁德的电机等周边地区产品通过这个平台走向世界,大卖全球。出口值前3位的国家分别是菲律宾、韩国和越南。

  不仅如此,9月27日,国家海关总署食品局正式批复,同意在石狮服装城开展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预包装食品试点。石狮成为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预包装食品出口试点。

  据悉,泉州是我国三大重点食品生产基地之一,也是海外华侨地区的重要食品供货基地,食品行业年产值超1000多亿元。泉州食品在东南亚国家和中东地区深受欢迎,华人华侨采购商经营着当地相当规模及数量的食品商超和餐饮场所,对泉州各类休闲食品需求种类繁杂、数量庞大。然而,在现行海关检验监管和通关模式下,食品生产企业须办理海关“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手续,其生产的出口食品须向产地海关申报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报关出口,“一张订单、一款产品、整柜发货”的传统一般贸易模式很难符合其实际业务需求,通过“小订单、小包裹、碎片化、定制化、去中间商化”来华快速采购多种食品直接出口,成为了侨商的主要进货方式,因此,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预包装食品潜力巨大。

  如今,来自厦门、泉州、漳州和龙岩等地区生产的预包装食品,仅需在石狮市商务部门办理备案登记并入驻石狮服装城市场集聚区,经确认后列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预包装食品合格供货商名录》即可采取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实现了对“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和“产地检验”两项出口通关管理制度的突破性改革。这意味着,众多未能获得海关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资质的中小企业、主营内贸的食品厂均可走出“外单不能接、外贸做不了”的困境,轻松实现出口创收。

  目前,石狮已在服装城(国际商贸城)内选定休闲食品专业街区,为计划从事预包装食品市场采购贸易的生产企业、供货商提供特色产品馆、产业集群馆入驻服务,方便其直接对接国内外贸易采购商。同时,将抓住这一国家级试点重大机遇,扩大招商,做好服务,推进试点工作持续高质量发展。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是指由符合条件的经营者在经国家商务主管等部门认定的市场集聚区内采购的、单票报关单商品货值15万美元(含15万)以下,并在采购地办理出口商品通关手续的贸易方式。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看见惠安|开闽王在惠安
  • 安溪金谷溪岸打造“五一”限定浪漫!
  • 玩转五一|“宋江阵”后劲太足 加演两场!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