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工匠精神”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工匠精神”是古今中外杰出人物所共有的优秀品质,也是百年“老字号”历经风雨屹立不倒的法宝。近年来,石狮市通过提升技能培训、健全政策体系、强化价值激励等措施,着眼于培养一批技能精湛、素质优秀的现代工匠,推动“工匠精神”融进经济发展血脉,为“实业强市”提供强大的人力保障。
近年来,石狮市通过提升技能培训,夯实现代工匠的人力基础,通过整合全市17家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办学力量,搭建由镇(街道)、社区(村)、企业、社会办学机构组成的覆盖全市、灵活开放的技能培训网络,引导培训机构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开展培训。2016年,共完成各类人员培训23500人次,开展各类职业技能鉴定961人次,兑现职业培训“见证补贴”5.2万元、省级创业培训(SIYB)补助10期18万元。同时在产业园区推行“菜单式”选课培训,根据职工选课情况深入企业举办电子商务、会计、汽车修理工、服装制作工、纺织针织染色工等八大类“菜单式”培训,共培训职工300多人次。
通过传承名匠技艺,铺设一线工匠的成才通道。连续举办六届产业职工技能大赛,共有4200多名技能人才参与技术比拼,发掘石狮市技术能手65名、石狮市十佳金牌工人40名。并积极发挥“五洲佳豪(福建)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吴小锦工艺画制作技能大师工作室”在技能攻关、带徒传艺、技艺传承等方面的作用;在各行各业特别是非公企业中选拔、推荐“名师”与“徒弟”结成师徒对子547对,促进岗位成才;成立全国首个县级服装设计师协会,先后培育中国金顶奖设计师5名、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12名。
在健全政策措施、优化工匠培育的保障机制方面,连续三年制定发布《石狮市紧缺急需人才引进指导目录》《石狮市急需(紧缺)技术工种目录》,引导现代工匠向急需紧缺岗位流动。在全省首创职业资格等级奖励制度,为在技术上有重大发明创造或重大技术革新、解决关键技术难题等并具有国家一级、二级职业资格的技师、高级技师发放生活津贴奖励。2016年共发放石狮市产业工人职业资格等级奖励70.6万元,受惠人数149人次;对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知名时装展会上单独发布新作品的服装设计师,根据不同等级,给予注册费、场租费、模特劳务费和策划费等最高30万元奖励。
大力推进现代工匠培育工作的同时,石狮还注重强化价值激励,营造工匠精神的主流文化。在泉州广播电视台播放《兵来“匠”挡——服装设计师篇》,通过生动活泼的竞技比试展示服装设计师的特殊技艺较量;在《石狮日报》开辟专版,大张旗鼓地宣传先进基层工会(班组)、优秀职工、企业班组长的成长成才故事;在福辉路两侧13个公交站牌打造“劳模宣传一条街”,作为劳模精神常态化宣传平台。深入开展“入园进企”和发明专利“清零”“倍增”行动,指导和帮助企业建立知识产权制度,提高工匠创新专利产出水平。2016年全市累计专利申请量2231件,其中发明专利371件;专利授权量949件,其中发明专利74件,有效发明专利257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76件。(记者 周进文 通讯员 张宪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