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印发《2017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要点》让美丽乡村从“一处美”迈向“一片美”
3月9日,我市印发《石狮市2017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要点》,明确指出,今年我市将围绕建设宜居宜业滨海城市目标,以优化人居环境为重点,抓好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村庄绿化美化、重要节点风貌提升、历史人文资源挖掘利用等工作,带动产业发展,完善公共服务,深入推进美丽乡村、美丽城镇建设,从而推动石狮农村、城镇从“一处美”向“一片美”转型,推动“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转变。
重点整治农村污水垃圾
据悉,今年我市将突出生态环境治理,按照中央和省的相关部署要求,把农村污水治理和垃圾治理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分期分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鼓励各村根据各自区位条件因地制宜对村庄污水进行收集处理,区位条件允许的村庄应将生活污水通过管网接入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对不能进厂处理的村庄生活污水,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自建生态化污水治理设施和配套管网,逐步实行“雨污分流”。积极推动农村旱厕改水冲厕,旱厕改造后的污水要接入村内污水管网进一步处理。据悉,2017年我市将选择若干个村开展农村污水治理试点,并分期分批逐步推开,力争3年基本实现乡镇和村庄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
在农村生活垃圾的治理上,今年我市将进一步健全村庄日常保洁制度,按标准配足保洁人员,保障资金投入,做好村庄道路和公共场所清扫保洁,实现保洁常态化。积极推行“干湿分离”、“初次分类”,设立“有毒垃圾收集点”,采用“阳光堆肥房”等适宜的方式,进行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
提升村庄风貌
美丽乡村,不仅是“一处美”,更要“一片美”。今年,我市将大力实施村庄绿化美化,加强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四旁”,以及村部、文体活动中心等公共建筑及活动场所周边的全面绿化。引导和鼓励村民对房前屋后、庭院、屋顶和围墙进行绿化、花化和彩化,打造四季有绿、季相分明、层次丰富、四季有花的绿化景观。
同时,改造提升重要节点景观风貌。对村庄或景观带主要出入口、主干道沿线、公共活动空间、重要建筑区等重点地段和节点地区进行景观风貌设计提升,注重融入每个村庄的历史遗迹、风土人情等人文元素,
结合各村自然地理条件,借助现代规划手段和经营方式,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提炼和体现村庄个性魅力。
增加乡村文化韵味
今年,我市在做好美丽乡村村庄规划的同时,对有传统建筑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宅院如“番仔楼”、“南洋厝”、“闽南古大厝”等,将进行重点保护和修缮,同时加大对村庄古井、古街的保护力度,留住“乡愁”。通过加强对人文资源的保护,发展乡村旅游业。
此外,今年我市将进一步加强对乡土文化的保护、利用,积极挖掘传统文化和特色文化资源,建设村史馆、文化礼堂、博物馆、主题公园、文化广场等村级文化展示平台,增加美丽乡村的文化韵味,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启动“美丽城镇”建设
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亮点内容,今年我市还将启动“美丽城镇”建设,结合沿海五镇海岸带规划建设,围绕创建“更加宜居、更有特色、更富活力”魅力小城镇目标,通过整治环境卫生、提升城镇风貌、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深入挖掘独特的历史人文资源、探索符合自身发展模式的新产业新业态等方式,大力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焕发小城镇生机活力。
(记者林富榕通讯员吴剑虹)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