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沙土萝卜销售 不能光靠“江湖救急”
永宁沙堤、祥芝赤湖等地的沙土萝卜种植户再次遭遇“倒春寒”:500克0.17元鲜有人来收购、长在地里有的都长了绿皮……在本报关注下,“大润发”超市伸出援手,统一购买了一批沙土萝卜,尽量降低农户的损失。(详见《石狮日报》2月28日、3月4日相关报道)
又闻“沙土萝卜滞销”!不禁令人感叹,上过央视《舌尖2》的“沙土萝卜”难道“酒香也怕巷子深”?
上述新闻所指的是永宁沙堤、祥芝赤湖等地的萝卜种植户,那么蚶江大厦的沙土萝卜销售情况如何?笔者向蚶江大厦有关人士一打听:春节前“最好的时候能卖到八九角一斤”,春节后的价格也大幅度下滑。究其原因,依然是市场杠杆这只“隐形的手”在背后起作用。
抛开“央视光环”不说,沙土萝卜作为农产品中再普通不过的品类,其价格受市场供求因素影响非常大,传统地依靠市场批发、本地消化的营销模式,根本难以满足单一品种的销售需求。即使是戴上了“央视光环”,依然要遵循“供求关系决定价格”这一市场经济“铁律”。
其实,早在蚶江大厦沙土萝卜“登上央视”的2014年春夏之交,同样面临着滞销的窘境,“8分钱一斤没人要”。在新闻媒体的关注下,远近的商超、电商、志愿者、读者来助力,才缓解了“沙土萝卜”滞销之困。但这种“江湖救急”的方式,一两季可以,次数多了难免令读者和网友“审美疲劳”。
萝卜春节后价格下滑,原因其实很简单。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萝卜种得当季不当季,销售前景有天壤之别。一般而言,春节前的萝卜正当季、行情好,春节后的萝卜就快过季了,市场需求量小了,当然也就愁卖了。这依然是市场供求关系在变化。一般而言,从秋季开始到春季,萝卜能种上两季,在第二季种植时,种植户应当考虑调整品种,或者降低种植规模,不要埋头苦干、不顾天时。
说到这儿,“订单农业”这个词汇避不过去。若有订单支持,种多种少都好调整。关键是订单何来?种萝卜的不止石狮一地,各地都有。2014年以来,蚶江大厦的萝卜种植户不断转变观念,一家种植专业合作社还在去年成功申请了沙土萝卜注册商标,并逐渐从广东等地打开市场销路,拿到不少市场订单。可见,“沙土萝卜”走品牌化、精品化道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夺得一席之地。而这项工作,尤其需要党委政府的引导与扶持。
“沙土萝卜”这一称谓,虽特指蚶江大厦,但石狮三面环海,其水土并无太大差异。笔者希望,石狮的“沙土萝卜”在央视《舌尖2》效应逐渐散去后,能尽快形成品牌规模效应,以良好的口碑、上佳的品质,赢得市场订单,而不是依靠“江湖救急”。(吾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