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出台措施治理“餐桌污染” 确保群众吃得放心
5月21日,石狮市府办印发了《2016年石狮市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确定了今年治理“餐桌污染”的主要目的,其主要内容包括:争创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全面启用农药监管平台、加强海水养殖环境监视监测、探索建立“小餐饮”监管制度,在全市50%以上的行政村建立一个及以上食品安全示范店,为全市9个乡镇市场监督管理所配备1套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设备,新建6-8个市场(超市)食品安全快检室,组织开展城乡集中式供水、管网末梢水、二次供水水质卫生监测等。通过完善制度,加强监管,严惩违法违规行为,在食品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环节,全方位治理“餐桌污染”,提高监管和服务水平,构筑“食品安全工程”,确保群众吃得放心、安心。
根据方案,今年我市治理“餐桌污染”将从种植养殖、水产养殖、饮用水、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以及其他相关工作等八个环节发力,其中,有不少措施直接应对民众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
针对农药残留问题,我市将在主要农产品优势产区建设定位监测点35个,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控和预警,并启用农药监管平台,实施农药产品入市经销备案审核、水产品中禁用药物残留快速检测等系列机制。
针对饮用水安全问题,我市一方面将加快供水管网建设,推进自来水工艺技术和供水管网改造,全年将改造供水管网22.941公里;另一方面强化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定期组织开展城乡集中式供水、管网末梢水、二次供水水质卫生监测,及时通报水质监测结果。同时加强对瓶(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监管,严厉查处非法添加行为,提高瓶(桶)装饮用水安全卫生水平。
针对大家关心的餐馆、小吃店、快餐店、食堂等场所的食品安全问题,我市将探索建立“小餐饮”监管制度,加强学校食堂监督管理,深入开展餐饮服务单位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同时,持续推进“明厨亮灶”建设,争取在今年基本实现全市学校食堂“透明厨房”全覆盖。
为确保治理工作落到实处,市政府将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成效纳入本年度对各镇(街道)、市直各有关部门的绩效考核,加大监督检查、行政监察和行政问责力度,严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坚决查处监管工作中的失职渎职行为。
(记者 林春凯)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