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永春网 > 永春新闻 > 正文

永春福中村驻村书记贾佑明想发展红色旅游 盼各方献策

2014-07-17 07:41 来源:闽南网 7

福中村苍翠的自然生态

福中村苍翠的自然生态,仿如一处世外桃源

  闽南网7月17日讯 没来得及和8个月大的双胞胎儿子亲热一番,贾佑明就遵从单位的指派,匆匆到永春县横口乡福中村报到。和自己呆了10多年的西北边陲相比,贾佑明发现,这个省级扶贫村,不仅没有他想象中的萧条不堪,反而仿如世外桃源。

  1929年8月,古田会议后,朱德曾率3000将士挺进闽中,在福中村修整一个星期。至今,村里的郭氏家庙中,还保留着当年红军用过的物件,军民故事也成为几代人流传的佳话。

  村里自然风光宜人,大山脚下的千年红豆杉,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令不少人叹为观止,好客村民,还会用山泉水冲泡的生态红茶款待客人,甘甜温润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

  红色历史遗珍、千年红豆杉、生态红茶,毗邻永春知名景点牛姆林……如何利用手头的这些资源优势,将福中村打造成知名的红色旅游景区,成了贾佑明三年驻村生涯中要攻克的一道难题。

【进村】

平均海拔900米 仿如世外桃源

  4月11日下午2点多,在蜿蜒盘旋的山路上颠簸了1个多小时后,贾佑明终于到达福中村,这里距永春县城89公里,海拔在820米至950米之间。

  这个高海拔的小山村,傍晚的空气是令人着迷的,阵阵山风掠过,打在人的皮肤上凉凉的,如同吸了一大口薄荷,整个人立马就精神起来。

  “和10多年前,我工作的克拉玛依大戈壁相比,村里的自然环境实在是太美了。”贾佑明毕业后,就进入能源系统工作,在新疆一呆就是10多年,在他眼里,郁郁葱葱的福中村简直就是世外桃源。

  小村庄共299户人家,1070人,靠种茶和芦柑为生,民风十分淳朴。和别的村庄一样,村里的年轻人都纷纷走出去了,剩下的700多人中,大多是年迈老人和一些妇孺。

  贾佑明注意到,或许是生态环境优越的关系,村里还有不少长寿老人,80岁以上的就有25个,其中有3名老人超过90岁,身体仍然硬朗。

  但一组数字,让贾佑明的心情开始沉重起来:去年,福中村村财收入仅8600元,村民人均收入为4100元。贾佑明顿时觉得,自己驻村这三年,肩上的担子并不轻松。

【发现】

朱德率三千将士 曾驻扎一星期

  除了依靠农业致富,能不能想想别的法子?贾佑明没啥治村经验,看到村民收入微薄,开始着了急。村主任林百智,看出他的焦虑,带着他来到一座古厝。这个古厝又称郭氏家庙,占地600多平方米,已经有783年历史,经过三次翻修,如今仍是一副古朴完好的样貌。

  郭氏家庙的院子里,耸立着一尊3米多高的雕塑,贾佑明定睛一看才知,这正是开国元帅朱德。推开古厝大门,左侧墙壁上一张“朱德率领红军挺进闽中示意图”,让贾佑明恍然大悟。古田会议后,朱德率军离开龙岩的这段历史,贾佑明还是在大学的历史课上听老师讲过,令他出乎意料的是,当年朱德来的正是福中村,如今自己挂职的地方。

  1929年8月,朱德率领三千将士,进驻福中村,在这里整修一星期,深受百姓爱戴。如今,在这栋郭氏大厝中,还陈列着许多当年红军用过的物件。老厝的正厅,摆设的正是朱德曾坐过的藤椅,这把椅子已经十分陈旧,藤条被磨断了,两旁的扶手也掉了色。但椅背上的雕花,刻的是“百鸟争寿”,透着一丝精致。据考证,这把椅子是清朝初期的产物。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文创设计师将为永春福中村做整体规划 红色遗珍当品牌
下一条:永春五中校文科状元办助学金途中 父亲遇车祸昏迷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