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福中村驻村书记贾佑明想发展红色旅游 盼各方献策
郭氏家庙陈列着许多红军用过的物件
【困境】
红色遗珍鲜为人知 来访游客不成气候
郭氏家庙后来被当地政府设为“朱德红军纪念馆”,是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泉州市爱国教育基地及泉州市边防教育基地。
但一个尴尬的现状,令贾佑明感到困惑。虽然,这段红色历史保留得如此完整,也有不少政府官员前来参观学习,但小村庄这样的红色遗珍,却极少为外人所知。
驻村的头3个月来,贾佑明闲下来的时候,也到别的村里考察过。其间,他有意和自己的朋友及附近的村民提起福中村这段红色历史。不少人听了都很惊讶:“真的吗?朱德竟然来过!”
村主任林百智也坦言,福中村虽然抱着“红色基地”这块金砖,但这些年来,除了政府官员学习时前来参观外,其他游客很少光顾,景点尚未成规模,人气也并不高,更别提给村民带来经济效益了。
贾佑明觉得,和其他一无所有的贫困村相比,福中村有着天然的优势,相对于修路、引进手工业等一系列硬件设施建设,发展红色旅游,才是村庄长效脱贫的关键。
【希望】
如何发展红色旅游 需要征集一些点子
开国元帅朱德曾经来过,村里保留着红军用过的物件,军民故事在几代人之间流传,村里还有千年红豆杉及各种珍贵苗木,距知名景点牛姆林,仅15公里远……该如何合理地整合这一系列的资源和区位优势,打造知名的红色旅游景区,是这段时间以来,贾佑明一直苦恼的心头难事。
“老厝周边空间比较狭窄,景点看起来感觉很挤,视野不够开阔,周围配套还需要再拓宽。”贾佑明琢磨着,应将朱德红军纪念馆的周边设施,再精心打造一番。但这不仅需要大笔资金,相关的危房拆迁问题,更是块难啃的骨头。
贾佑明介绍,村里的朱德红军纪念馆,目前对游客是免费开放的,即便以后红色旅游成型,也会继续沿袭免费开放的传统,“红色基地,只是吸引游客的招牌,拉动村民收入,恐怕还要在别的项目上动些脑筋”。
将这一孤立的景点,融进村庄的整体规划中,让前来参观的游客觉得既开了眼界,又吃得好、住得好,觉得不虚此行,这就是贾佑明对福中村红色旅游项目最终期待的效果。
【蹲点日记】
生态红茶味甘甜 藏在深山人不知
在海拔高900多米的小村庄,当村民精心栽培的生态红茶,遇上石缝中汩汩流出的山泉水,那味道自然妙不可言。
两次走访福中村,再三拜访了郭氏大厝,临走之前,老厝的守门人郭金德,总是好客地给大家泡几壶红茶喝,甘甜温润的口感,让人念念不忘。
“这里的红茶一点不娇气,直接用开水冲泡就行,味道一样好。”今年50岁的郭金德,小时候背部脊柱受过伤,如今落下残疾。残联安排他看管“朱德红军纪念馆”,他在这一守就是十几年。
每次有人光顾纪念馆,郭金德都不厌其烦,用山泉水为大家泡红茶喝。顾客几口下了肚,觉得既甘甜又解渴,和市面上其他红茶比,味道十分特别。除了交口称赞外,也有不少人喊着要买上几盒,带回城里送给亲朋好友尝尝。
这红茶味道为啥不一样?郭金德解释说,这红茶是纯天然的,没有农药和化肥,另外,村里的山泉水,水质更是没得说,自然比城里的自来水味道好。
和这里的红色遗珍一样,甘甜的红茶也被藏在深山中,鲜为外界所知。驻村书记的心头事,正是千方百计地把这些好东西推送出去,让村民受益。在接下来的驻村计划中,如何将福中村的红茶进行一番包装,打开生态红茶的市场,也被贾佑明提上日程。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