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台商投资区建区3周年 百个重点项目开竣工
百崎湖东片区拟建超五星级酒店贝壳酒店(效果图)
闽南网3月28日讯 3月25日,恰逢泉州台商投资区挂牌成立三周年,该区举行了百个重点项目开竣工暨招商项目签约仪式,其中总投资261亿元的15个招商项目特别引人注目,成为台商投资区的新经济增长点。
在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的支持下,去年获批“国字号”的台商投资区,经济建设更是突飞猛进。据统计,目前全区产值超亿元企业达104家,96家工业企业开展新技术研发和技改。传统产业方面,该区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和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已累计创建科技创新载体企业43家。同时,积极帮扶企业增创品牌,全区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件、福建省著名商标32件、福建省名牌产品9件。第三产业方面,该区按照全市“第三产业发展年”的部署,确定了23个第三产业重点项目,总投资85.5亿元,去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36.05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增长26.6%。
建区3周年招商引资硕果累累
此次签约的15个项目,总投资261亿元,包括世茂蓝色海湾、德润电子信息产业园、良机集团等。按产业类别划分,工业及其配套项目11个,总投资33亿元;第三产业项目4个,总投资228亿元。
此次签约的项目集中迸发“三产”热。泉州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实验基地及福建省起重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项目将成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先锋,中熙城项目将打造大型商场及配套的商务办公设施,百崎湖东片区超五星级酒店将使“城市之眼”百崎湖更添魅力。世茂蓝色海湾项目投资高达200亿元,项目将以海丝文化为纽带,打造包含总部基地、会展中心、金融中心、游艇酒店、养生度假区、双语学校等的五大功能板块城市综合体。“我们会投资这个项目,就是看中了泉州台商投资区作为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平台的优势,以及泉州与台湾的五缘优势。”海峡两岸文化艺术走廊项目投建方——香港海西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该项目将是一个集两岸文化艺术品鉴赏、展览、研讨、讲座、咨询、交易、拍卖等多种功能的建筑群体。
台商投资区充分发挥了“国字号”品牌优势,现共有台资企业31家,投资总额7000万美元。3年来,该区先后组织赴北京、江苏、深圳和台湾、港澳、东南亚等地招商推介,打通了5条对台招商通道,实行“七天24小时”服务承诺制,提供“保姆式”服务。辖区内现聚集了中国北车、玖龙纸业、钧石能源、台湾天岗机械、晋亿物流等一批实力雄厚、技术领先的行业龙头企业,吸引了广大海内外客商前来考察投资。
引一个项目形成一个产业
在招商引资方面,泉州台商投资区一直坚持项目带动产业的理念。去年6月,北车泉州公司生产的首列轨道客车下线,从此福建结束了无法生产轨道列车的历史。2010年3月5日,全球最大的交通轨道设备制造企业中国北车分别与福建省政府、泉州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泉州海峡轨道客车修造项目投资合作协议》,致力于立足海西,打造现代高端轨道装备修造基地。而随着这一项目的投产,泉州台商投资区也将逐渐以其为依托,打造一个在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绿色智能交通产业示范园区。
以大项目“撬动”产业新支点,在“引一个项目、建一个基地、形成一个产业”的发展理念下,泉州台商投资区内,以大项目为根基的一系列上下游企业应运而生,不断延伸拓展产业链。三年来,泉州台商投资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支撑作用,加快培育装备制造、光电信息、现代综合产业等产业集群,促进转型升级。该区加强服务扶持民营企业的力度,区财政专项安排5000万元配套资金用于扶持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和技改工作,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兑现各项奖励、扶持资金1030万元。
下阶段,该区将落实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筹集5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力争到2015年,全区实现纺织鞋服产业集群工业总产值超200亿元,机械装备和纸品印刷产业集群超100亿元,光电信息和工艺制品产业集群超50亿元,并积极对接台湾优势产业,打造新兴产业集群。同时,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做好台湾晋亿物流和东南医药物流等23个服务业重点项目的跟踪服务,推进泉州游艇俱乐部等项目的前期工作。规划设计中华雕园、“光明之船”文化创意产业园、洛江古镇风情区等重点园区及项目。(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陈东升 通讯员 黄建安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