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山腰街道实施五大战略 打造绿色石化新城中心区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闽南戏曲)之乡”、“中国绿色名街”、“国家级生态街道”、首批“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示范点”、“福建省安全社区”、“泉州市2011-2013年度文明单位”、“泉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连续三年荣获泉港区科学发展综合考评第一名……
山腰街道环锦绣湖核心区
这就是山腰街道,一座屹立福建省湄州湾南岸、正在崛起的绿色石化港口新城——泉港的中心区。
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山腰街道,是泉州市文化名镇、商业重镇。辖区总面积24.6平方公里,现辖10个行政村,7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6.8万人,居民除了汉族外,还有回族、畲族等少数民族,是著名的侨乡,旅居海外侨胞和港、澳、台胞近5万人。
近年来,山腰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设“首善城区”和“宜居宜业宜商‘幸福山腰’”的总目标,实施“商贸强街、生态大街、工业重街、文化名街、和谐新街”五大战略,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扎实推进“二次创业”决胜年各项部署,努力开创山腰城市片区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总部经济区一角
工业重街 加快“园区”产业化
从收购停产公司到首期4条自动化糕点生产线投产,天线宝宝食品公司(普安)厂区仅用了2个多月时间;落户山腰街道普安工业区半年,华润怡宝饮料有限公司在泉港的首条生产线实现投产;通过盘活100多亩闲置土地,泉港恒辉重工有限公司在短短的2个多月时间实现从建厂到试投产……如今,在山腰街道普安工业园区,工业发展的“速度与激情”在这里经常上演。
城以产为支柱,山腰街道这一泉港城市中心区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为此,该街道积极推动中心工业区企业“出城入园”、“退二进三”,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实现城市化和工业化协调发展;举全街道之力,山腰创新招商方法,用“腾笼换鸟”、“零增地”的方式,全面盘活了15家闲置厂房。
强化科技引领作用,山腰街道以领亿新材、建华管桩、路通管业、纳川管材、本益实业等企业为引擎建设“高新技术材料园”,并引进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等产业进普安高新园区;注重要素集聚效应,山腰并以天线宝宝二厂和泉怡饮料等食品加工企业为基础建设“食品加工园”,培育一批具有特色资源优势的食品产业集群,实现“园区”产业化。
迷人的城区夜景
商贸强街 打造泉港“首善城区”
初夏午后,走在泉港锦绣公园,各种花草争奇斗艳,美不胜收,290亩的锦绣湖波光粼粼,四周影城、文化中心、总部经济区等建筑拔地而起。
“街道立足打造‘首善城区’,加快产城联动融合,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功能,提升城区品位。”山腰街道党工委负责人表示,城市建设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名片”,山腰街道作为泉港区的中心城区在新一轮跨越发展中,将着力商贸强街战略,找准街道城市化建设定位,做强“一区七街两市场”,建设宜居宜业宜商的“幸福山腰”。
以“总部经济区”和环锦绣湖核心区为亮点,山腰街道将跟踪服务好大德、亿达天阶、纳川、德惠、盐城湖、万商、天马等总部项目建设,洽谈引进一家五星级酒店,高标准规划“精品”楼宇,高档次“写字楼”,园区配套“办公楼”,大手笔建设中心城区地标型建筑和大景观区,筹办总部经济区房地产与南山石化园区对接推介会,建设石化工业基地办公服务“大本营”。 城以商兴,商因城活。一个完善的城市生活圈离不开“衣食住行”。为此,山腰街道立足城市中心区定位,做足“吃、住、娱”文章,大力繁荣商贸服务业,提升城市商业档次。街道秉承把特色街区做“特”的理念,完善提升南山中路金融街、中兴街购物街、新民街美食街、七星步行街等特色街区。山腰沿驿峰路一线建设汽车销售一条街、沿南山北路建设建材一条街,沿公园东路和聚福小区建设“电商一条街”。以中心区位优势和“精品教育”为吸引,该街道大力发展城区房地产业,引导开发上档次、高品位的商住小区或城市综合体,吸引人流向中心城区集聚。
为做强山腰中心区“晚市经济”,街道还着力发展城区第三产业,引进新华都进驻庄园华都国际,带动消费,营造新的经济景观带。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