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萦系亲情的枫香树 维系血缘亲情的纽带(图)
2005年12月,泉港区南埔镇柳厝村岭口自然村迎来了一群远方的客人。客人们一进村,就迫不及待地寻找连氏祖厝。到达祖厝后,一群人急急忙忙走向祖厝后察看。当他们看到祖厝后面的两棵大枫香树时,都欣慰地喊道:“这里是我们真正的祖籍地!”
萦系亲情的枫香树
这群客人来自莆田市涵江区梧塘镇江南村南埔自然村,是连氏宗族的后代。这次,他们专程赶来泉港区南埔镇寻亲认祖。他们之所以急于寻找这两棵古枫香树,是因为,只有找到这两棵大枫树,才能确定此地就是他们的祖籍地。
岭口村连氏祖厝后的这两棵古枫香树,生长至今已超过500年。据说,明朝成化年间(1464年—1487年),凤阿连氏在岭口的开基祖,依着这两棵古枫香树建起一座五开间大厝,就是如今岭口连氏的祖厝。每个在这里生长的连氏子孙,都对这两棵古枫香树印象深刻。这之后,从岭口迁出去的连氏祖辈都会告诉儿孙,我们祖籍地的祖厝后有两棵大枫树。这两棵古枫香树成了连氏宗亲寻亲认祖的最好凭据。
来自莆田的连氏宗亲,应是连氏第十四代子孙连及的后代。据坝头古族谱记载,连及迁移别处后,不知所居。宗谱有关于连及的详细记载:“及,字昌开,七贵公次子,克纯公之孙,生明天启甲子年(1624年)九月卅午时。”而在莆田市涵江区梧塘镇江南村南埔自然村的连姓没有族谱,只是世代相传先祖连极(与“及”同音)公是从仙游盖尾迁坝头,坝头迁南埔,再从南埔迁到莆田的。
先祖为了子孙能够不忘记祖籍地,特把迁居地称为“南埔”。连氏子孙不知祖地南埔在哪里,但口口相传,祖厝后有两棵大枫香树。离开祖籍地近四百年了,连氏子孙通过各种途径,最终认定泉港区的南埔岭口村为祖籍地,其证据就是连氏祖厝后的这两棵古枫香树。
两棵古枫香树距离连氏祖厝后壁约20米,历经几百年岁月,仍风姿绰约,被当地连氏乡亲奉为神树。枫香树属于落叶乔木,树叶呈手掌型,色彩随季节不断变化,春芽、夏绿、秋红、冬落叶,非常美观。两棵古树皆为参天大树,东边一棵树围有3.42米,高达20多米,枝繁叶茂;西边一棵树围3.35米,高约20米,主干有一腐洞,略显沧桑,却有另一番韵味在其中。
两棵古枫香树不仅是从岭口村迁出去的坝头连氏宗亲认祖的凭据,还是当地村民治病的良药。据本地村医介绍,此树全身是宝,根、叶、树皮及汁液皆可入药除病。
自岭口连氏开基至今近500年,连氏宗族遍布海峡两岸及南洋等地。近年来,到岭口认祖的连氏宗亲都会先去寻找和观赏这两棵古枫香树,两棵古树成了维系血缘亲情的最好纽带。(连力东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