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港新闻 > 正文

泉港塘头村龟石山烽火台伫立300年 至今保存完整

2014-04-03 07:37 来源:闽南网 2
泉港区塘头村龟石山烽火台,建于明末,至今保存完整,全省少见。

通向台顶的通道

通向台顶的通道

【说汝知影】

烽火台:明代

海防警报点

  据泉港区博物馆负责人郑庆平介绍,历史上,烽火台是配合城池而建,用于守望警报,联络御敌。作为互相传递信息的设施,它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要了解烽火台的设立,就得先说说明代的海防史。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吸取元初多次渡海远征而劳民伤财、多招惨败的教训,推行以守代攻的策略。而在明初,已有倭寇常到我国沿海袭扰、抢掠,并有发展之势。于是,朝廷有识之士提出,沿海地区必须要建海域防线,防范海上入侵者。

  之后,朱元璋建立了“军卫法”,即从中央到地方,均成立卫所。根据明代的“军卫法”制度,福建、浙江和渤海地区为国家重点设防地区。

  于是,大明帝国的初期,便构筑起稳固的海防线。第一道防线是在近海处巡哨,预防敌人到来;第二道防线,是在海岸要害处设立要塞,用于阻截敌人登陆。崇武古城等海防城堡就是在那个背景下建造的,而泉州许多作为海防警报作用的烽火台,也是在这个时候施工建造的。(海都记者 陈丽娟 谢向明 通讯员 庄国辉 庄子瑜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泉港14岁女初中生逃课 与男网友开房险遭性侵
下一条:泉港鼓励企业争创名优品牌 再添2枚中国驰名商标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