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港:两岸交流互补 寻回丢失的记忆

学习强国   2020-04-12 15:01

  福建泉州泉港与台湾一水相连,特殊的历史、地域关系,使两地之间的经贸交往、人员往来、文化交流等各方面联系都十分密切。尤其明代,众多泉港人渡过海峡,在台湾落地生根,泉港成了著名的台胞祖籍地。岁月更替,同宗同地域的连接,让泉港与台湾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两地之间也流动着一股浓浓的乡愁。

同名村结对及旅游对接签约仪式现场(刘泽阳 摄)

  泉港人在台湾,台湾人在泉港

  据资料记载,目前已知泉港先民最早赴台的,是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南埔镇柳厝柳天生入垦云林口湖,之后又有辅助郑成功的明朝户部主事王忠孝入台等。

  “规模比较大的是在清代中后期,当时过去的一部分是文人,其余大部分是商人和一些家庭比较困难的人,到那边去谋生。”泉港区方志工作者林进辉说。据林进辉介绍,过去泉港耕地较少,百姓生活清苦。清代至民国时期,从泉港可直航到台中、苗栗、新竹等地,每天都有经商的船往返,多数是载建筑材料等到台湾去卖,再从台湾载货物回来。

  定居台湾的泉港人,初期生活也很艰难,有给人做苦力的,有拉车的。随着经济发展和辛勤打拼,他们日子越过越好,既有经商成企业家的,亦有从医从教的,台湾各行各业均有泉港人的身影。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台湾的泉港籍乡亲人数超过10万人,分布在台湾的台北、高雄、台中、苗栗、云林、金门等13个市(县), 其中人数最多的为台北、苗栗两地,仅苗栗就有逾 4 万人。

由两岸北管专家学者共同创作完成的北管乐舞《过台湾》在泉港首演(刘泽阳 摄)

  除了泉港人去台湾,也有一些台湾人留在了泉港。“1949年之前,两岸百姓互动往来频繁,有泉港人嫁过去,也有台湾人嫁 过来。还有经商来往,一些台湾人就留了下来,现在有的已经过世了。”林进辉说。据悉,目前在泉港的台湾人有上百人,有的已定居泉港数十年,有的是近年到泉港投资办企业。

  不管是泉港人在台湾,还是台湾人在泉港,都是两岸之间无法割舍的血缘亲情。

  同名村结对,同宗亲寻根

  泉港先民在台湾垦荒,形成了众多以同地域、同宗族、同宗姓相连接的血缘聚落或聚居村落。因怀念家乡,他们把祖籍地的县、乡、村地名以及宗祠名、寺庙名、家族姓氏等,作为新聚居地的乡镇村里街区之名。同时,他们还把自己家乡信奉的神明奉入台湾,随着时间推移,最终形成了海峡两岸特有的双向、互渗的乡情延续。

  近年来,泉港创新性开展两岸同名村结对、同宗村寻根、同礼乐交流的“三同文化”交流。目前,泉港已成功对接8对两岸同名、同宗村,并多次举办两岸北管交流演出,参与交流的台湾宗亲达5万多人次。

  “‘三同文化’体现了海峡两岸具有丰富人文特色的血缘、亲缘、文缘的关系,更是维系两岸同胞乡情的桥梁纽带。”林进辉说,“现在来泉港开展海峡两岸民俗文化交流及寻根谒祖的台胞越来越多。他们几乎都是自己主动回来寻根,基本都找到了祖籍地,找不到的我们就尽力帮忙寻找。”

前黄镇凤山老街龙凤宫

  在前黄镇凤山老街,有座香火旺盛的龙凤宫,时有香客手捧神像,缓缓步入。据说,这些香客很多来自台湾苗栗,他们的宫庙也叫“龙凤宫”。两岸宫庙同名,这其中还有一段渊源。

  2014年,林进辉带队到台湾进行两岸姓氏文化交流。“他们带我们到苗栗竹南镇后厝的龙凤宫去参观,我就告诉台湾方面的对接人林进明,泉港这边也有一座龙凤宫。”林进辉说。

  闲谈中,林进明说起自己的母亲姓陈,娘家祖籍在泉州头北。“我们祖先牌位上面都写着惠邑,村中老人都讲我们是头北人。”

  “头北就是惠北的意思,即今天泉港的山腰、后龙、峰尾、南埔一带。”林进辉向林进明解释。林进明当下便拜托林进辉,帮其母亲寻根。据林进明的母亲陈素珍回忆,祖辈曾经传下线索,说他们陈氏先祖在“头北”住的地方叫“陈占尾”,那里还有棵大榕树。

  受林进明家人的委托,林进辉回泉港后四处寻访打听。几经周折,他发现前黄坝头真的有个叫“陈占尾”的地方,而且那里也的确有棵榕树,但现在当地多是连姓居民,并没有陈氏后人居住。

  经过多方查证,林进辉确认,明清时当地许多陈氏族人迁居台湾苗栗,形成与泉港陈氏同宗的聚落,前黄的龙凤宫一带,就是苗栗陈氏先祖的故土。在林进辉的帮助下,林进明的母亲终于完成了寻根的愿望,找到了故乡。

  两岸交流互补,寻回丢失的记忆

  还有一位寻根的台湾人,多数人都不陌生,他就是知名歌手萧敬腾。很多人并不知道,他的祖籍在泉港。

  2015年7月13日,萧敬腾跟随央视《客从何处来》节目组,一路寻根,回到了自己的祖籍地——泉港区南埔镇肖厝村。

  “福建泉港,我阿公的老家,28岁,我第一次回来,回来寻找阿公留在这里的故事。”萧敬腾对着摄像机镜头说道。

  阿公离世的时候,萧敬腾刚出生68天。他只知道阿公是在十几岁时,从福建去往台湾。可是,阿公已经离开肖厝60多年,会有人记得他吗?

  所幸,节目组提前帮忙找到了一位叫萧维椿的老人,他是萧敬腾阿公年轻时的密友。听到这个消息,萧敬腾既兴奋又期待。

  遗憾的是,萧维椿老人没有等到萧敬腾的到来。在节目正式录制的前几天,老人去世了。关于阿公的线索,似乎断了。一时间,萧敬腾内心思绪翻涌,不知所措。

  好在老人去世前曾录了一段口述,留下了年轻时与萧敬腾阿公交往的细节。迎着海风,萧敬腾将录音机凑近耳朵,从老人的声音中,渐渐拼凑出阿公萧玉舞刚到台湾时的生活:“去的时候坐的是货船,到台湾后,他住的是日本人跑了以后丢下的房子,很小,楼梯很窄,但楼上很整洁干净,锅碗拿出来锃亮……”

  在阿公童年生活的家乡,他还留下了什么故事?”带着疑问,萧敬腾继续前行。他拜访了村里最年长的几位老人,可惜他们都没有印象,“只是大概听说过我的曾祖父吸了鸦片,败了家,曾祖母没有地,带着我的阿公,还有阿公的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借别人的房子住,靠挑粪和撬蛤蜊为生。全家只有一个公碗,连盐都买不起,用海水煮地瓜叶吃。”

  为了寻找活路,萧玉舞十几岁就离开了家,只身前往海峡对岸讨生活。“他骑三轮车,搬了20多次家,进了监狱。1987年6月,阿公去世。4个月后,台湾宣布开放居民到大陆探亲,阿公没有等到这一天。这就是我能找到的,我阿公的故事。好像所有的一切,都已经被岁月遗忘了。”萧敬腾说。

  告别泉港前,萧敬腾还有一件事要做:找到曾祖父的墓,在坟前掬一抔土带走。“回家乡,去他父亲的坟头取一把土,是阿公一生都没实现的心愿。爸爸和叔叔回来找过4趟,但都没有找到我曾祖父的坟在哪里。”

  萧敬腾跟着节目组四处寻访,就在众人将要放弃的时候,传来一个令人欣喜的消息:在泉港港口山周边,曾经有一片公墓。后来火化政策实施后,政府将这块地征用为工业区。这些坟墓就被挖了起来,剩下无人认领的骸骨,被安置在附近的一个小庙里。

  穿过荒芜的草地,萧敬腾走进小庙,合上双手低声道:“阿祖,我回来了。”

  寻根的最后,萧敬腾站在肖厝的海岸边说:“我的家乡港口,60多年前,阿公应该就是从这个地方出发坐船去了台湾,这里也是我寻根的终点。”

  小庙里无人认领的骸骨,后来由萧敬腾出资修了义冢安葬。而他在庙门口掬的那一抔土,被带回了台湾,放在他阿公的墓前。

  对于两岸之间寻根谒祖、交流互动产生的影响,林进辉说:“很多台胞,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台胞,对中国大陆是不了解的,他们对大陆的印象还停留在很艰苦的年代。”通过加强两岸的交流,让台胞亲身体验中国大陆的发展变化,对他们来说是个巨大的冲击力,还可以促进两岸之间的经贸交流。据林进辉介绍,泉台两地很多项目都是这么对接上的,“像旅游这一块,之前就有两家台湾公司来泉港签约。”

  此外,泉港的文史专家在台湾找回了不少缺失的历史资料。“例如一些族谱,我们这里缺失了,但在台湾那里找到了,所以很多族谱就完整了,这个就是文化上的互补。还有像南音,当时泉港人带到台湾,保留的比较原汁原味,我们可以相互切磋借鉴。” 林进辉说。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安溪县蓝田乡:开展体验式教学 推动主题教
  • 金埭头 银岑兜 因华侨而远近闻名的村庄
  • 晋江市领导到陈埭镇检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