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打造人水和谐美好家园
近年来,泉港以保障安全供水为目标,从原水到城市供水,从河道清淤到坝头溪流域综合整治,通过科学制水、生态治水等举措,构建起人水共处的和谐画面。
科学制水 造福于民
“我们实验室正在对进厂原水进行pH值、浑浊度、菌落总数等10多个项目的检测。”近日,笔者来到泉港水利水务有限公司二楼中心化验室的理化室,几名身着白大褂的工作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地对水样水质进行检测。
实验室副主任小李说,除了自动仪表实时在线监测外,公司每天都要对原水和出厂水的pH值、金属锰、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等10多个项目进行常规检测,每2小时还要对出厂水开展一次余氯、浑浊度和色度的检测,保证安全优质供水。
在公司三楼中控室,一面由12块47英寸的LED屏幕组成的可视化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的是整个工厂生产制水工艺流程,每一滴水从“源头”到“出厂”都采用管式混合、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多道净水工艺生产而成。
据介绍,目前供应泉港区的水源由泗洲水库和湄洲湾南岸供水公司提供,其中泗洲水库是该区主要的供水水源,湄洲湾南岸供水公司提供的为备用水源。该区日常的自来水供应是由辖区第二自来水厂和湄丰自来水厂生产提供的,截至今年10月全区已安全供水1919.8万吨,出厂水综合合格率99.9%。
安全供水 解民之忧
“再过几天就可以喝上放心水啦!”家住涂岭镇世上村的陈老伯高兴地说,由于陈旧的自来水管道使用年限较长,出现老化、生锈,用着心里不踏实,有时候只好买桶装水喝,一个月下来要花近百元。看着全新的自来水管道修到了家门口,陈老伯可开心了。
近年来,为使全区群众喝上安全水、放心水,泉港把自来水改造提升工程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同时采用优质、新型的自来水管道,深埋水管、远离污染源,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用水环境。陈老伯一家就是这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工程的受益者之一。
据介绍,今年该自来水改造提升工程,总投资1440万元,惠及峰尾镇郭厝村、诚平村,前黄镇古县村、凤阳村、前烧村,涂岭镇世上村等3个镇7个行政村。截至目前,郭厝村已铺设管道约10公里完成95%,前烧村已铺设管道2.1公里完成93%,古县村主管道基本铺设完成,世上村已铺设管道3.9公里完成96%。
此外,该区还成立供水测漏小组,充分利用夜间休息时间,对全区管网测漏情况进行排查,并定期对管网冲洗排气,仅上半年已完成改造DN110以下管道2000多米,更换维护高位水池浮球阀26个、市政接水口闸阀24个、消火栓20个、蝶阀12个,有效地提高了管网供水安全,降低了漏损率,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好的供水服务。
生态治水 改善人居
近日,细心的群众会发现位于郭厝溪海天广场段的溪道中间,有一排排冒着气泡的装置像一个个小喷泉,源源不断地鼓着气泡,在它的作用下,溪水泛起了层层鳞波,清澈了许多。
“这是在进行水体生态整治实验,那一个个冒泡的喷泉,是曝气装置通过电力驱动在向溪水增氧,就类似于家庭观赏鱼鱼缸里的增氧装置。”据泉港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郭厝溪流域两岸居民密集,上游无水源补给,溪道水体流动性差,溪水富营养化比较严重。
为彻底整治该流域的黑臭水体,重新构建溪流生态,今年11月中旬,泉港投入40多万元在郭厝溪流域开展水体生态整治实验,在上游修建截水坝,安装水体充氧曝气设备,在下游补植水生植物,并在上下游投放锦鲤、鲫鱼等鱼类4万尾,同时关闭郭厝村水闸进行蓄水,以此有效增加水体含氧量,提升水生动植物活力,促进水体水质改善及底层淤泥消耗。 经过半个多月的实验,该段水体水质有明显改善。
与此同时,位于界山镇的龙马溪玉湖至大前段生态景观综合整治工程、百里河道清淤项目、坝头溪流域综合整治项目等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也在有条不絮推进。
截至目前,仅坝头溪流域综合整治项目,水利部分已完成河道清淤17.2万立方米、水泥搅拌桩约29.9万米、堤身填筑5.7万立方米,玉山、四清2座滚水坝已加固改造完成;生态景观部分已完成3个湿地公园的清表工作,其中古县湿地公园主体工程已呈现,完成绿化种植5500平方米;菜堂湿地公园土方工程已施工完成,正在进行软基处理施工、苗木种植。(林弘梫 郑明银 肖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