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泉山:雕刻红团 印出幸福
泉港新闻网 2016-12-22 16:22
传统手艺人,一辈子勤于手艺,在乡野间磨砺自己的“功夫”。广阔的农村是他们的市场,也是他们的手艺得以代代相传的土壤。手艺人制作的物件已经渗入家家户户,但随着时光的更迭似乎也在逐渐没落消失。
一把学生时代常用的圆规,几把粗细不一的刻刀,这些简单的工具就是山腰街道新宅社区唐泉山雕刻的装备。此时的他正忙着将客户预定的红团印赶工制作出来。约莫一个小时的雕琢,红团印逐渐成型,木削纷飞的同时也散发一阵淡淡的木香味。
老唐做红团印的手艺,闻名乡里。村里逢年过节,需要做红团的时候,总要到他这儿来买红团印。
红团印雕刻师 唐泉山:“过年过节用的比较多,别人过来做(我)做都来不及。做这个木工很费劲,做一个印就要一个多小时。来料加工做都来不及,一天做十几小时,一个月做30天。”
虽然赚的钱不多,但是唐师傅自己却乐得其所。从事红团印雕刻已有30个年头,他对红团印的雕刻已有一套自己的理解。
唐泉山:“做三十多年了就是很沉迷什么事情都不管,家庭的事都不管。有时候躺在床上会在想,明天做什么图案。现在书上和脑海里都有一些图案。现在客户想要什么图案,我都会和他们一起打算怎么做。”
从当初的学徒到现在的老师傅,唐泉山不知道付出了多少汗水。只要看看他布满老茧的手,就知道这门手艺的艰辛。他说,这门手艺可不是一时半刻的工夫可以学会的,要学精就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现在年轻人可不愿意学这个。
唐泉山:“很多年轻人不学,感觉没什么钱赚,要去工厂做。做这个木工很费劲,做一个印就要一个多小时。需求量很大,学的人很少。(等)老一辈都不做了(就没了),感觉很可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