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土坑村“绣花楼”修缮完工 展示馆位于刘百万大厝

闽南网   2016-12-22 09:06

  作为泉州首批14个海丝申遗遗产点之一,泉港土坑村的文物修缮与环境整治工程有了最新进展——先行修缮的文物本体建筑“绣花楼”已经完工,部分先行实施的环境整治项目也在进行中。

首个修缮项目已完工

  泉港区后龙镇党委副书记刘宗强介绍,目前土坑村有27栋保存较完整的古厝,此次列入修缮的有20栋,分为四大修缮片区。日前,先行进行文物本体修缮的“绣花楼”已经完工,另有11栋古厝正在施工、5栋古厝即将开工。

  最早开工的“绣花楼”,建于清乾隆年间,面积200多平方米。这里原本是迎宾楼,迎接当年海商兴盛时期南来北往的客商,以及运到来铺金融街的各种货物。随着时间推移,迎宾楼后来成为大家闺秀出嫁前的绣花楼,她们在楼里学绣花、颂经典。由于绣花楼体量小、工程量较小,古典建筑特征明显,被作为古建筑中的精华先行修缮。

展示馆位于刘百万大厝

  在申遗遗产点的现场展示阐释方面,土坑村的现场展示馆已完成选址,综合展示区域定在刘百万大厝两边的护厝。

  目前展示馆大纲编写已经完成,拟分为土坑历史的发展、刘氏海商的兴盛、聚落文化的繁荣、海丝申遗的意义四个部分。展示的文物、图片正在征集当中。

  而土坑村的环境整治方案,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设计。在不破坏历史风貌、不改变遗产布局的前提下,泉港先行启动了遗产区环境整治工作,涉及整治建筑、道路设施、市政管线、公共空间节点、景观绿化等内容。目前,进村道路整治优化、石板路面铺设、厦门口市码头遗产区整治等均已完成。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青年演员蓝曼予到永春拜师学习白鹤拳
  • 永春佛手春茶产销两旺
  • 洛江区政府区长郭宁督导惠女水库水环境污染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