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相残悲剧多发引反思 恩爱秘诀相理解勤沟通
家庭失和 社会之痛
一时冲动,让曾经的幸福染上鲜血。
“你上完厕所为什么不顺手把马桶圈放下去!”
“一点也不顺手啊!”
据说,小小一个马桶圈是最容易引爆家庭大战的导火线之一。诚然,这样的琐事还不至于让人丧失理智,挥刀相向,但我们想探索的是,原本最亲密的两个人,怎么会一步步失和,关系破裂甚至将刀口残忍地对准对方?
家庭血案
多因人格障碍或激情杀人
挥刀相向,一定不是夫妻相处的常态。虽然概率不大,但会引发极其严重的后果,仍需重点分析。
从很多血案中,我们不难发现,行凶者性格多偏向暴戾、冲动。心理学家多半认为,两人闹矛盾,一方扬言要杀了家人,引发比较严重后果的,一般有人格障碍,是偏执型人格或者冲动型人格,也不乏激情杀人者。激情杀人,顾名思义是一时冲动。“激情杀人没有预期,没有目的,但是有积累,是长期的压抑,到那个点,受不了了。”泉州市第一医院心理咨询师孔东燕认为。
国内知名心理学家武志红提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偏执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这三类患者都是最容易出现严重暴力行为的,因为他们心中对其他人有强烈的敌意和仇恨。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人格的形成,往往与一个人的童年经历有关。心理学的研究认为,1岁前的婴儿得不到好的照料的话,容易成为重型精神疾病患者,譬如精神分裂症或人格障碍;3岁前的幼儿受到虐待,容易造成人格障碍;4-6岁的儿童如果发展不好,则容易成为神经症患者。其中,可能对他人和社会产生危险性的是人格障碍者或者重型精神疾病患者,责任心严重丧失,容易把责任推到他人身上,也很容易被激怒,产生报复行为。
尤其是童年曾经遭受虐待、在暴力阴影中成长的孩子,当承受苦难的他们长大之后,更可能延续新的苦难,或将自己曾经遭受的苦难转嫁他人。这种仇视和苦难,便会从家庭传递到社会。“一个失和的家庭,可能是对童年失和家庭的重复,也可能成为社会之痛。”
社会转型
人口流动冲击传统家庭
当然,社会这个大熔炉,对各种压力、情绪的推动也不可忽视。不同时期的社会矛盾,往往也会反映到家庭矛盾中。
“社会学统计概率调查表明,经济问题是中国农村家庭矛盾最主要的原因,其次是情感问题。”福州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主任甘满堂博士表示。而在城市,价值观不同、人生追求不一致、子女教育问题、赡养老人问题等都是引发家庭矛盾的原因。
二元经济结构转型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使生活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进而冲击传统的家庭观念。
“外出流动尤其是单方面的流动会导致情感危机,对家庭稳定造成影响。”甘满堂博士认为,随着社会转型而出现的外出流动,一方面能够增加家庭收入,开阔视野,提高思想境界,但另一方面也因出现留守妻子等问题而容易增加家庭情感危机。
与此同时,农民工离开土地进入城市后,在心理上也不易找到归宿。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容易做出婚外恋等违反伦理道德的短期行为。城市的生活,又提供了太多的幻想和诱惑,这对传统的家庭观念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冲击。一旦出现情感纠纷,文化层次相对较低的他们,一般较少寻找方式解决,而以更为极端、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这便容易酿成悲剧。
夫妻失和引发的悲剧,在亲人心中留下难以抹去的痛。
不确定性
“窝囊”的男人也会出轨
我们还注意到,很多家庭血案源起于情杀。丈夫怀疑妻子出轨,日复一日的猜忌与争吵,也是婚姻关系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有心理医生曾提出亲子关系不确定性(Paternity uncertainty,下简称PU)的概念,是指男性对后代的不确定性感。女性可以百分百确定孩子是自己所生,但男性却永远没有办法百分百确认孩子是自己的,这种不确定感构成了男性的心理基石。一旦女性表现出较高的PU,例如情史复杂、长相美貌、私生活不检点、常不经意间表现出对男性自卑地方的不满等,男性的不确定感便会大大增加。当这种不确定感超出极限时,爆发便成了必然。
心理学家认为,男性因为有PU疑虑,会导致他们选择另外两个原则,以确保自己的基因能够保存下来,即长期择偶原则和短期择偶原则。长期择偶原则就是男性选择一个最能够保留自己优秀基因的配偶,短期择偶原则则是广撒网。当今社会,妻子就是男性的长期择偶原则,而小三、一夜情等则是短期择偶原则。
值得一提的是,夫妻双方PU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婚姻的稳定。阿华(化名)和阿梅(化名)都是泉州人,结婚已三十几年,育有一个儿子二十来岁。阿梅性格较为强势,也能干,比较追求完美,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有一次,发现阿华去赌博,阿梅狠狠骂了他一顿,觉得老公“一无是处”。不久前,她惊讶地发现,老公竟然有了外遇。
“就你那熊样你还能出轨,你凭什么对不起我!”阿梅想不明白,阿华几乎天天无所事事,家里的经济主要靠她,就是老公欠下的几百万元债务,也是她代为偿还的。“干什么都不行”的老公怎么能出轨,而且找的是一个完全不如她的女性?
找到心理医生咨询后,阿梅开始自我反省,她之前不止一次公开责骂老公,从不给他留颜面,说话时趾高气扬,而阿华在她面前只能唯唯诺诺。
在阿梅的讲述中,心理医生看到的是她身上噌噌噌往上升的PU值。“自己站在道德制高点,总是揪住对方的缺点不放,不断地重复、指责,总是要求对方按照自己的标准做事。”孔东燕指出,这些加速PU值上升的行为,也会加速伴侣的逃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