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电动三轮车载客乱象 逆行闯红灯安全隐患多
闽南网9月9日讯 泉州市区万达广场近来出现大量电动三轮车,占道趴窝载客,不仅影响市容,而且安全隐患多(详见《泉州万达周边交通乱象:无牌电动三轮车趴窝占道载客》)。
万达广场门口,电动三轮车停路边候客
事实上,这种用于载客的改装电动三轮车,这几个月逐渐扎堆在各个车站、商场等人流量大的地方,有载客从业者估算,泉州市区可能有100多辆。
生意好时,一个月能赚4000多元,还有各种广告收入,又没有油费、保险费等支出,更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这个行业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
越来越多的车,也带来越来越多的交通乱象。两天来,海都记者也多次乘坐,亲身感受了电动三轮车占道、闯红灯、逆行等行为所带来的惊心。
观察: 电动三轮闯红灯 差点与小车相撞
无牌三轮车带来的交通违规现象,确实让人心惊。一位交警说,如果这些司机有驾驶证,可能一天就能扣完12分。
前日下午2时许,泉州市区客运中心站南门入口处,两侧停着10辆电动三轮车,差不多占据一个公交车道,有些司机看见乘客从站里出来,就追上去询问是否坐车,很多进出的公交车,不得不鸣笛提醒。20分钟后,一名协警过来,还在招客的司机,赶紧把车移到虹景商城一侧,一时间,进站的行人被堵住,只能从车之间的狭缝中通行。“如果不移走车子,那些交警就会把车钥匙拔走,一直到晚上才让你去取车。”一名女司机说。
昨日下午3点,泉秀街与刺桐路交叉口的红绿灯处,8分钟内,3辆电动三轮车闯红灯通过,并直接开上机动车道,其中一辆往客运中心站的车子,差点与右拐刺桐路的小车相撞,场面相当危险。
体验: 挤在车流中 加装支架“咣当”响
前日下午,记者叫了一辆电动三轮车,从客运中心站到大洋百货。这辆车右侧的后视镜已经断掉,刚坐上,安徽籍司机李女士一个油门加上,差点撞上一辆直行的电动车。到下一个路口,车就直接开上机动车道,时速将近40公里,一直到田安路口时,才又拐上非机动车道。这辆车的遮雨棚支架是电焊上去的,一路下来,支架不时摇晃,发出“咣当”声响。
昨日下午,记者又搭乘安徽人胡女士的电动三轮车,从客运中心站到万达广场。这次体验有点惊险,又是横穿马路,又是闯红灯,到宝洲街时,车子还开上机动车道,在滚滚车流中慢慢往前挤,坐在车上的记者,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在万达广场门口观察发现,如果客人目的地在温陵路方向,这些车都没有选择到前方掉头,而是直接逆行而上。而这样的情况,只是各种违法违章的冰山一角。“我没牌也没证,违章也不怕被抓,抓了顶多就是罚点钱”,这些司机交通安全意识的薄弱,可见一斑。
因为安全意识的薄弱,目前电动三轮车也确实发生一些事故。去年12月1日晚,鲤城池峰路靠近南环路路段,一名70多岁的阿伯骑电动三轮车在机动车道逆行,与一辆小车相撞,阿伯受重伤,但因为逆行负主要责任。9月6日,丰泽也发生一起电动三轮车涉事的交通事故,目前还在处理中。
群体:老乡带老乡 多在今年初改行载客
如果经常经过客运中心站、万达广场,你会发现,载客电动三轮车突然间就多了起来,且愈演愈烈。
开电动三轮车载客,也似乎一下子成了新兴行业。在记者走访的10多名载客者中,年龄大多在40岁至50岁之间,有男有女,但没有一人有机动车驾驶证,很多甚至都没有任何驾驶经验,只听人说载客好赚钱又自由,就加入其中,未经任何培训,就直接上路拉客。
“我们以前是收废品的。”司机胡女士说起他们的转行过程,在客运中心站载客的三轮车司机,大部分都是安徽老乡,以前多数从事收废品生意,大概从去年开始,废品生意不好做,就把收废品的三轮车换成载客的,以老乡带老乡的形式,纷纷改行。
胡女士说,生意好的时候,他们载客一个月也有4000多块钱的收入,车身还可以给商家打广告,每个月30至60元,今年年初开始,泉州市区的载客电动三轮车就多了70多辆,而且还有增多的趋势,“就我知道的,现在市区有100多辆”。一到晚上,客运中心站、新车站人就少了,他们会转移“阵地”,到万达广场、文化宫等市民休闲、娱乐多的地方候客,一般做到晚上10点左右。
“我本来是名保安,一个月就2000多块钱,怎么养家糊口,所以就买辆电动三轮车载客。”一名永春籍司机说,比起经常黑白颠倒的保安,开车载客收入虽不稳定,但只高不低,而且比较自由,想开就开,不想做就回家休息。
的哥:被三轮车撞上 也只能自己找保险
在坪山路卖电动三轮车的肖先生说,他从去年开始卖三轮车,起初用于载货的客人居多,今年年初开始,载客的需求大量增加,现在每个月能卖出10多辆载客车。他们还可以帮忙改装车子,如增加遮雨棚支架、座位数等,一般只要200来块,很快就可以搞定。
载客电动三轮车在街上不时乱窜,作为“竞争对手”,的哥们也颇有怨言。在泉州开的士多年的王师傅说,他曾碰上电动三轮车抢客现象,这些车往往以不用等红绿灯、可以在大街小巷自由穿行等理由招徕客人。他们开出租车的,也要躲着电动三轮车,因为这些车没有保险,就算是三轮车撞上出租车,往往也是三轮车受损较大,要由出租车叫保险来理赔。(海都见习记者 吴智明 海都记者 李斐斐 陈邵珣 谢明飞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