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籍邮票设计名家万维生去世 作品曾拍出943万元天价
生前将《全国山河一片红》珍贵手稿赠故乡
■市民网友怀念
曾赠送给自己 手绘封的伯伯
“第一次见到万维生老师,他送了我一套他设计的手绘封,还留下了对我成长的寄语和签名。”昨日,中国邮票大师万维生逝世的消息传来,泉州青年吕晓毅在朋友圈追忆了自己与大师的一段情缘。
“那时我还是个羞涩的小男孩,父亲带着我去看展”,万老师热情地跟吕爸爸打招呼,当看见晓毅在父亲背后躲躲闪闪时,就送了套自己设计的手绘封,还写上了祝福的话语。
网友“CRYYYYYYYY”:万维生爷爷走得太突然了,八月还要去他家玩,十月还约好一起来米兰看世博会,我机票都买了,还想陪他游游意大利。他还给我这些信封叫我从意大利寄回去,我一直拖着没来得及寄,家里满满一大柜子他给我的各种纪念品……一路走好,邮票大师。
网友“一个人一场梦在路上”:一路走好!
网友“我de青春我de团”:万老堪称泉州的知名文化品牌。
印象万维生: 邮票大师是“潮人” 最爱泉州面线糊
“他就是个老顽童。”忘年交20余年,只要万维生回到家乡泉州,洪泓总要陪着他走街串巷,看看家乡不断变化的风貌,品尝家乡的小吃……在洪泓印象中,万维生就是个爱吃、爱玩、爱学习的“潮人”,还喜欢制造惊喜,“他是个有趣的人,要说他的故事啊,一天都讲不完……”
“潮人”出门三件套:画笔、相机和智能手机
“一手挽速写笔,一手举智能手机,颈挂数码相机……”洪泓在一篇文章中这样描绘万维生的出门状态,一手拿着画笔,一边走一边画,遇到来不及画的风景时,他就用相机或者手机拍下照片,“他喜爱数码产品,熟悉前沿科技产品,比年轻人还潮!”
洪泓回忆,有一回他在《中国民航杂志》上看到一幅照片,照片中的老人家手里拿着ipad拍照、嘴里吃着哈根达斯。
万维生有“三怕”,一怕人问他年龄,而且不喜欢人家叫他“万老”,若是你叫他一句“万老师”,他可高兴了;二怕看医生,万维生老师的医保卡从来都没有用过;三怕开电视,“他总说吃饭时开电视看,影响了家人一同吃饭的那份温馨和谈天的轻松”……
爱家乡美食:面线糊碗糕油条是最爱
“他喜欢吃面线糊、碗糕、油条和牛肉羹。” 洪泓告诉记者,“潮人”万维生还是个“吃货”。每次万维生回泉州,他都要带着他去吃这些地道的家乡小吃。吃一回还不尽兴,只要住在泉州,万维生就托朋友帮忙买回家放冰箱里,想吃的时候就拿出来温热解馋。
知道万维生喜欢牛肉羹,每回洪泓去北京看望万老师,他总要带上一二十斤的牛肉羹。“有一回还遇到了麻烦。”洪泓记得,一回他要去北京,特意给万维生准备了10斤牛肉羹,为了保险,他就在袋子里面装满了冰块保鲜,没想到在机场时,地勤不允许冰块上飞机,非得要把冰块倒了,上飞机后才再让空姐重新装上。
爱德化陶瓷:曾计划烧制“天鹅”瓷盘
除了钟爱家乡泉州的小吃,万维生还十分喜爱德化的陶瓷。“只要一回到泉州,他总要找时间去德化走走。”洪泓说,万维生自称和德化有缘,和当地不少陶艺大师都是好朋友。他特别喜欢德化的瓷塑,多次称赞德化传统瓷塑技艺,特别是当地的人物瓷塑造像。
“他还计划着将‘天鹅’系列画作,烧制成瓷盘。”遗憾的是,试验尚未成功,大师已驾仙鹤去。
热衷新事物:老来学电脑 敲出一本书
“他的心态很年轻,甚至像个孩子。”洪泓说,万维生曾经创作的一组儿童邮票,即可见老顽童的年轻态。老顽童的年轻态不仅是爱玩爱吃,还爱学习,“他学电脑学打字,一个字一个字敲出了一本书”。这本书就是《我画邮票的故事》,洪泓曾在《万维生学电脑》一书中记录此事。
“原来总觉得电脑搞出来的东西缺乏人情味,在心理上排斥,但随着对电脑的深入认识,觉得它可以很好地为人服务。”洪泓说,万维生还为学电脑一事创作了“学电脑”手绘封,不仅画了台电脑,还特意贴上自己设计的《国际扫盲年》的邮票,“他说,贴邮票是为了表达自己摆脱‘电脑盲’的决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