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多景区卫生不尽如人意 游客如厕不“方便”
4月15日,滨海公园一厕所内的水龙头锈迹斑斑。
4月21日,灵山圣墓一处厕所堆满杂物。
游客 小问题影响好心情
泉州获评东亚文化之都后,游客逐年递增,可如厕难的问题也让一些游客记忆深刻。
“吃饭排长队,就连上厕所也要排长队。”回忆起去年国庆节在泉州旅游时的遭遇,来自广东的吴先生仍心有余悸。
2014年4月10日至4月13日,市旅游局开展“中华旅游名博泉州行”活动,邀请12位名博游览泉州著名景点。四天时间,名博们游览了泉州市多个景点,对个别景区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整改建议。当时就有许多名博坦言:“有些景点找不到卫生间,有的卫生间卫生状况堪忧。”
不少名博建议,一些著名的旅游景区或可多建几处卫生间,或设置明显的导路标识,应聘请专人清洁卫生。如果无法投建公用卫生间,在旅游高峰期时,可设置移动公厕。
“虽然厕所看起来是小事,但对游客来说,服务讲究的就是细节,这些小事更容易影响到他们的心情,也影响到他们对这个景点甚至城市的印象。”昨日,在清源山游玩的游客李先生告诉记者。
部门
数量不足管理不到位
日前,省旅游局经过摸底、核实,福建省目前有3295座旅游厕所,其中,水冲式厕所3193座,旱厕102座,环保型、景观型、特色型厕所寥寥可数。“这些旅游厕所普遍存在‘脏、乱、差、少’现象,并且在数量、布局、卫生、服务等方面均无法满足游客如厕需求。”
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几年来,市旅游局在指导景区提A升级过程中,积极引导景点完善旅游公厕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目前,全市A级景区和乡村旅游点有旅游公厕300座,但仍然存在数量不足、布局不合理等问题。
此外,管理及保洁上存在的不到位,也导致了一些厕所卫生不尽如人意。
应对
今年新建48座
“旅游厕所不单单是游客出行必备的生活设施,更是旅游公共服务水平高低和城市旅游形象的直接体现。”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是满足游客需求、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旅游厕所是衡量旅游目的地旅游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展示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要窗口。
该负责人表示,泉州市正按照“数量充足、干净无味、实用免费、管理有效”的要求,扎实推进“旅游厕所革命”,计划三年内新建旅游厕所128座,改扩建52座,其中今年计划完成新建旅游厕所48座,改扩建25座。到2017年,省内外游客在泉州旅游,行程所及会有布局合理、卫生实用的公厕供使用,使每一位到泉州的中外游客都能感受到泉州的公共服务品质。(记者 王金植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