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贵州弄团小学大变样 爱心团队将送去“六一”礼物

2015-06-01 08:02 来源:闽南网 0
5月27日起,海都记者再赴黔东南弄团寨,给孩子们送去儿童节的礼物。

  闽南网6月1日讯 距离上一次走进贵州弄团小学,已经整整两年了。

  2013年“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海都报发起“一元认捐一片爱心瓦”的公益行动,截至同年9月1日,仅三个月,海都报通过爱心平台,募集爱心款十多万元,为建新弄团小学所用,实现给孩子们的承诺——建一间不漏雨的教室。

如今的弄团小学共有两座主楼,附近空地上,也已建起各类配套设施

如今的弄团小学共有两座主楼,附近空地上,也已建起各类配套设施

  这两年里,爱心团队,爱心人士的爱心款不断为弄团小学添砖加瓦,使这间小学渐渐有了教学楼、宿舍楼、图书角、仓库等配备。同时,一年1万元的助学金,解决了弄团小学的学费和教师工资问题。这群山村的孩子们还有机会来到泉州观光,实现看外面世界的梦想。

  两年后的今天,又是“六一儿童节”,那里的孩子们还好吗?

  志愿者老潘传来消息,目前弄团寨的供电照明不稳定,小学的电脑等用电设备时常无法正常使用,孩子们经常要打着手电筒学习,对支教工作也造成极大阻碍。目前,电力安装工作迟迟没有动静,弄团小学及弄团寨的用电问题仍未解决。

  这一切再次令我们牵挂,5月27日起,海都记者再赴贵州省黔东南弄团寨,给弄团小学的孩子们送去儿童节的礼物,还有特别惊喜。

  改变

  教学楼宿舍先后落成 拥有文体角落

  一路随行的,除了海都记者外,还有泉州火柴爱心公益团队负责人周大勇,以及4名来自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艺术专业的支教学生。因连日暴雨,山区受洪水袭击,我们抵达贵州黎平县时,少有司机愿意带领进深山里的弄团。

  短短一路上,就见到十多处山体滑坡。4名学生第一次支教的兴奋,也随着越来越崎岖的路,变得担忧起来。他们都来自贵州农村,但像弄团寨这样偏远的村落,他们还是第一次到。汽车行驶近一个小时后,弄团寨终于映入眼帘。与两年前的弄团小学不同,如今的弄团小学共有两座主楼,还有木制活动室、教师宿舍、厨房等。附近空地上,也已建起各类配套设施。

  主楼楼下,两间教室满足了校区28名学生及老师教学使用。楼上有一间阅览室,藏书200多册,有经典名著、寓言故事、中国上下五千年等历史书籍。另两间支教老师宿舍,使用太阳能供电。另一间主楼也有二层,一楼是寨民的茶油籽加工厂房,配置有发电室;二楼是供支教老师使用的宿舍两间。

  活动室内有一台乒乓球桌,隔壁是贺老师的宿舍和学校厨房,不远处的空地是单双杠等用品组成的体育角。校区除了原有的蓄水池、水泥操场外,还设置了厕所和一座太阳能洗浴间。

  志愿者老潘说,除了这些看得见的公益外,还有例如负责过渡供电(太阳能)、全寨用水的水窖及配套引水管等,都是爱心人士低调捐助的。尤其是在弄团小学主教学楼落成后,先后得到20多个爱心团队和诸多爱心人士的支持,爱心款总计达25万多元,建成了如今的弄团小学。

  从一元认捐一片爱心瓦,到如今近千平方米的校区建设,之前想也不敢想的弄团寨民满是感恩,感谢所有爱心人士两年来带给弄团翻天覆地的变化。

弄团小学的配套建设不断更新,除了教学楼外,还有了干净的卫生间、活动室、厨房等

弄团小学的配套建设不断更新,除了教学楼外,还有了干净的卫生间、活动室、厨房等

  欣喜

  爱心支教弄团拟建长效

  据老潘介绍,仅去年至今,前后已有三个爱心团队或将在弄团小学支教。其中,有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组织“爱在黔行支教团”,还有贵州学雷锋研究小组,今年六一儿童节之际,一路随行的贵州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的4名学生,也将踏上弄团小学支教之路。

  支教老师不仅带来了山外的新知识,还增加了英语、舞蹈、音乐、美术等趣味学科知识。“支教老师逼着进步,他们不仅是孩子的老师,也是我的老师。”弄团小学的贺老师对这些支教团队表示敬佩。

  记者昨日获悉,华侨大学“爱在黔行支教团”今年暑假期间安排的支教团队成员名单已确定,即将成行。

  难题

  弄团寨子至今未通电

太阳能供电不稳定,天一黑,孩子们仍需用手电筒补足照明,才能勉强看到,用电一直是他们的难题

太阳能供电不稳定,天一黑,孩子们仍需用手电筒补足照明,

才能勉强看到,用电一直是他们的难题

  如今,令弄团寨和老潘最烦心的事,就是解决寨子里的用电问题。

  口江乡的岑明寨是距离弄团寨最近的一个村落,相距仅1.3公里,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已经实现供电,可对弄团而言,用电一直只是梦想。

  贺老师说,没电对于教学是一个非常大的阻碍。以前只要天一黑,孩子们就要回家,帮助家人做家务。即便如今有太阳能供电或者水力供电可以进行晚自修,但受制的条件还是很多,这些供电仅限学校,别提寨民们用电了。贺老师觉得,弄团小学需要给孩子们更多元化的体验,如音乐、影片、电脑、冰箱等。山里物资又匮乏,多买的食物,无处冷藏;日后,弄团将开展榨油和木制品加工,这些都需要有电才能实现。村民希望改变弄团寨至今无电的状态。

  记者从寨里获悉,村民们一个月前已向黎平县岩洞供电所提交了用电申请,可弄团小学及其村寨至今依然未通电。这次,海都记者将与泉州火柴公益团队的志愿者们一起,落实用电一事,争取在六一节前后,让弄团寨亮灯,照亮孩子们的教室和上学的路。(海都记者 史国亮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海都公益+今起与你相伴 贴近生活传播快乐(图)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