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厉以宁教授做客“华大讲堂” 2小时解读16个经济问题

2015-05-19 10:44 来源:东南早报 0

“总理恩师”厉以宁教授做客“华大讲堂”,120分钟解读16个经济问题

厉以宁教授来泉开讲,备受关注。 (伟毅 摄)

  昨日,由泉州市委、市政府和华侨大学联合主办的高端学术文化讲坛“华大讲堂”举行第49讲,邀请到李克强总理恩师、中国经济学界泰斗、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解读“新常态与中国经济的走向”。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师从厉以宁,北大读博期间,李克强与厉以宁、李源潮等师友合著《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一书。这本书的所有论点后来完全被认同,渐渐变为正在实行的政策。

  在短短120分钟内,厉以宁分析了中国经济新常态和经济走向中的16个问题,内容涉及宏观调控、经济调整、民企发展、热点政策等当下政商界都关注的焦点。

    谈经济形势:从四方面适应新常态

  言论:“经济下行压力不是负增长,只是经济增长率放慢了。”

  对于当前的经济新常态,厉以宁建议业界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适应:一、要适应经济高速增长改为适应中高速增长,经济长期的高速增长是不符合经济规律的;二、要适应粗放型增长模式转向效益型增长模式;三、以前的市场经济中,政府审批过多,现在改到简政放权,大家要适应;四、适应现在宏观调控以定向调控、结构性调控为主。

  中国经济为什么现在还有下滑的压力?厉以宁表示,大家不用太担心,“经济下行压力不是负增长,我们只是经济增长率放慢了。就算经济增长率只有7%,那都已经排在世界前列了,而且,就算是6%又怎么样。”

  他表示,中国现在转入经济调整期是正常的,“调整结构的过程是慢的,创新急不得,真要站稳还要一段时间。”他认为,事实上,经济基数越大,增长就越困难,“应该看到国家的经济增长率能够维持7%,是不容易的。”他表示,在经济调整过程中要继续发挥财政政策或者货币政策的作用,走向定向调控、结构性调控,减税也应该是定向减税,而不是普惠,“宏观调控重在微调,重在预调。”

  厉以宁说,经济形势主要看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失业率一般不要超过5%,4%以下社会可以承受。通货膨胀率不能超过4%,“根据美国经验,如果是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紧缩是没有用的,应该走技术创新的道路,让短缺情况收窄,慢慢消失。”

  “大家要对中国的经济有信心。”厉以宁说,中国的工人素质是世界最好的,虽然工资的上升是必然的,但工人的劳动效率同时也是在提高的,“中国的工人守纪律,爱学习,而且在学习的同时会有自己的发明创造。”

    谈结构调整:将来要发展小微企、民企

  言论:“经济结构比经济总量更重要,将来要发展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企业要做的是:把品牌打到国外,把顾客留在国内。”

  经济的新常态势必促进经济的转型调整,对于这一波的调整,厉以宁表示:“经济结构比经济总量更重要。”他提到了1840年鸦片战争时中国与英国的差距,以此来充分说明经济结构比经济总量重要。

  “当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在全球也是第一的。但是各个方面,两个国家的差距是很大的。在工业方面,英国1770年开始进行工业革命,主要产品是钢铁、机器制造业,棉布是被机器大量生产出来,而中国还是以农产品和手工艺品为主。交通工具方面,英国当时已经是轮船、火车,中国则是马车、帆船。劳动力素质方面,英国小学普及了,新建了许多中学,还开设了不少大学;中国的农民绝大多数是文盲,读的《四书五经》是为了科举考试,劳动力素质大大落后于国际潮流。”

  经济转型必须走技术创新的道路。厉以宁在谈技术创新时提到:一、技术创新必须重在效率,重在产品的竞争力;二、新型产业要成为投资的新热点,“要有实际的措施,把资金、资源引到新型产业去,打破垄断”;三、群众性的创新创业越来越重要,“群众性的创业创新能够解决更多人的就业。在家里就能上班,能够适应自己创业。”他认为,未来的营销、服务业都是难以预料的,将来要发展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而不是靠规模扩大;四、要实行双引擎驱动,尤其是用新产业、新产品来拉动经济增长。

  对于拉动经济的“三辆马车”,厉以宁只提到了“消费”。他认为,消费的增长要合规律,要和经济增长同步。“当前针对中国的情况,要开展新的消费。要有新消费,一是必须增加居民收入,让群众有能力消费;二要健全社会保障,让群众消费时无后顾之忧。”他说。

  至于企业如何让消费者“买账”,厉以宁说,要让产品更加个性化,让服务业更加人性化,“服务业只有具有人情味,才能让人喜欢。企业要做的是:把品牌打到国外,把顾客留在国内。”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专家坐镇泉州市博物馆鉴宝 市民搬6箱古瓷都是真的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