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超人丝路梦:骑行18000公里 重走马可·波罗东游路
咱厝超人的丝路梦:骑行18000公里 重走马可·波罗东游路
白线就是刘海翔团队规划的路线图
2009年刘海翔环海南岛骑行
“走的路越来越多,心态也随之改变。从一开始的挑战极限,证明自我,到后来的通过旅行审视自我,完善心智。走过多少地方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收获了多少快乐。”
转究郎(泉州人),个个猛。
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咱转究郎。无论是深耕本土,在泉山晋水之间爱拼敢赢;还是走南闯北,打响异地泉商品牌;又或者渡海赴台甚至远渡重洋,在海峡对岸乃至海外异域开枝散叶,建功立业,“转究郎”都是他们共同的名字。
有转究郎的地方就有精彩故事。从今日起,早报开设《转究郎》栏目,讲述咱厝人的独特人生故事。如果您自己或者身边的转究郎有别样的人生经历和体验,欢迎致电,我们期待和您一起分享。
在泉州,有这么一个人,他想从威尼斯单人骑行18000公里回到泉州,途经17个国家和地区,总里程18000公里,历时一年。当年马可·波罗东行至中国,抵达位于泉州的刺桐港,这回,这个叫刘海翔的转究郎将沿着相似的路线,重走一遍。
刘海翔绰号“超人”,可要完成这样的壮举,一点儿也不简单,光准备工作就用了9个月。在习大大提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之后,泉州“超人”觉得他是该实现自己的“中国梦”了。
“超人”是个多面体
对刘海翔的第一印象,他就是个矛盾集合体。他182cm的身高,壮硕结实,你以为他是个健身教练,他却老喜欢“粘”在吧台前,冲泡着他那淘自五湖四海的咖啡豆。
曼特宁、猫屎、蓝山……对于豆子和咖啡,他如数家珍。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真是难以想象,如此“庞然大物”却心思细腻地喜欢上这“绣花儿”般的玩意。照他的原话说:“每天饮一次‘哥逼’(闽南语:咖啡),是不可以错过的。”
5月8日下午,闽台文化中心的丝路梦之旅项目总部里,刘海翔就穿着一身蓝色骑行服,站在吧台前,细细地研磨着他那最爱的咖啡豆,接着陶醉在自己的冲泡世界里。只见,他拿出一张轻薄的滤纸,大手麻利地一卷,快速地塞进冲杯里,再放入磨好的咖啡粉,提着细口小壶,身子微斜,开水便顺着开口浇注而下,随之而来的,就是满屋子的咖啡香。
如此让人错愕的画面,在这儿基本上天天发生。所以,熟知他的人,几乎是见怪不怪了。他爱咖啡,更体现在他对于冲泡器具的追求上,他说:“我收藏的咖啡器具如今已有上百套,如果一天晒上一套,都能晒好几个月了!”
你以为这就是“超人”的全部?但他其实是个职业摄影师。虽然大学里学的专业是电子商贸,可是天性喜好挑战的他,无师自通地把玩各种摄影摄像器材,最后居然成了业内小有名气的摄影师。细细剖析他的作品,可以看出,他的作品不仅充满想象力,而且极富个性。
这,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性格:一种流淌在闽南人身上的“敢拼敢创”的精神。这样的精神,使得他总能够快速地将想法付诸实际行动中。比如,他近期主导了一部微电影《同桌的你》,这部以泉州一中校友为素材的视频,在泉州区域引发了不少关注。
想要就会去做,所以,刘海翔先后完成了华侨大学MBA的学习,又完成了6本游记。当然,还完成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超人”之事。
户外是种“修行”
刘海翔完成的诸多“超人”之事,其实就是户外经历。因为这些丰富的经历,让他拥有十足的重走当年马可·波罗之路的底气。
这位出生于1983年的泉州小伙儿,不仅天生体格好,个子高,骨架大,而且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健身,练就一身肌肉。
2004年,还在澳门读书的刘海翔,受同学的影响爱上了骑行,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不仅多次参与长途骑行活动,还爱上了登山、徒步、马拉松以及旅游等户外运动。
2009年,刘海翔初上高原,完成了环青海湖骑行。紧接着,他又翻越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完成了单人骑行青藏线(这条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之一)的壮举。2009年至今,刘海翔连续6年进藏,其中单车骑行两次,自驾两次,一次攀登海拔6178米的玉珠峰,一次徒步穿越川西贡嘎山。
户外运动,凶险莫测,安全一定是摆在第一位的。刘海翔说:“除了强健的体魄之外,还需要有丰富的经验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每次出行都必须提前策划,做好万无一失的准备。”
2010年,刘海翔独自骑行经中尼公路到珠峰。刘海翔回忆:“其中那一百公里的珠峰路,全都是搓板碎石路,而且还有数十个连续发夹弯,比起那头文字D中的山路有过之无不及。”为了应对这类极端恶劣的路况,“超人”做足了准备——除了常规的补胎器具、备用内胎和截链器外,就连备用的辐条和坐管箍也都带上了;而在骑行途中,下山路上在过弯时要减速慢行,每过一段时间都要停下车来检查刹车的制动性能和螺丝的松紧度。
在他看来,户外是一场身体与灵魂的修行。刘海翔说:“走的路越来越多,心态也随之改变。从一开始的挑战极限,证明自我,到后来的通过旅行审视自我,完善心智。走过多少地方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收获了多少的快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