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超人丝路梦:骑行18000公里 重走马可·波罗东游路
敢“创”的执行团队
“一直以来,都想有一次跨国甚至环球骑行。因为《马可·波罗游记》的熏陶,又恰好‘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让我心中的重走丝路梦愈发强烈。”刘海翔说。
在多次拜访泉州海交馆研究员李玉昆,与之探讨重走马可·波罗东游路线的可能性之后,刘海翔找到了杜文晖和陈景清。由于旅途漫长,途经多个无人区甚至沙漠等恶劣地区,他们在经历了长达9个月时间的查阅资料、走访专家、找寻团队的过程后,终于确定了目前的这条路线。
作为一名资深的媒体人和社会化营销的资深实践者,陈景清十分看好刘海翔的此次骑行。他说:“18000公里的马可·波罗东游之路,除了刘海翔,在泉州还有谁能够胜任?”在此次的重走马可·波罗东游路过程中,他主要负责后方文案、创意、策划和编辑工作,通过包括微博、微信和官网在内的自媒体渠道实时跟进播报刘海翔的骑行情况。
项目总负责人杜文晖分析,从威尼斯一路骑行回泉州,是个超级大的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事情,困难也超级巨大。比如,前方骑行需要包括汽车、骑行服等诸多专业设备,还要解决团队的整体招募、通关问题等等。
“其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执行经费的筹集。因为要完成这件事情,需要数百万元的经费,所以我们目前也正处于向社会各界人士寻求助力的阶段。”杜文晖接着说,“虽然困难重重,但我们信心满满”。
在杜文晖看来,分工明确、执行到位的核心创作团队是此次出行的最重要的保障,也是他们自行筹募400万元执行经费的底气。“我们团队的实力有目共睹,我相信重走马可·波罗之路可以完成得很出色。当然,我的朋友们也都相信,并一直支持着我们!在此,我们也呼吁,需要更多愿意参与到事情中来的人们,无论是资金、资源还是个人,都能够加入我们,一起来助力完成这件事情!”
互联网+泉州文化
在“丝路梦之旅”项目团队看来,重走马可·波罗之路,不仅可以同当前“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背景相契合,又同时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泉州息息相关。通过自发筹集经费的形式,以“草根”的个人,借助新媒体渠道,身体力行地完成骑行是有诸多意义的。
杜文晖介绍,本次骑行,将结合新媒体等传播渠道,以图文直播、视频剪辑等形式,在国内外社交媒介上进行发布,以吸引国内外的粉丝进行关注,从而制造话题,进一步传播泉州文化。
“为什么从威尼斯一路骑行回泉州?因为我们走的是马可·波罗路线,即一开始得从意大利威尼斯出发,吸引第一波全球目光,在骑行的过程中,再慢慢将全球视角吸引落到泉州来。”陈景清接说,“这样,就能够将本次骑行的意义,最终落到传播闽南文化和泉州名片上。”
当然,本次骑行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即通过“超人”的身体力行,逐步地将沿途17个国家和地区(途经30多个城市)的面貌真实地呈现在世界面前,也帮助国内的民众更好、更深刻地认知包括国内以及境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情况。
借助新媒体进行传播的好处还在于,骑行过程中,将不断产生交流和互动。比如,“超人”在骑行到某个欧洲或中亚城市时,可以大摆茶席,以邀请国外友人进行品赏,进一步宣传泉州茶文化等。
当然,互动的形式远不仅于此。良好的交流和互动,也势必带动闽南文化的传播和泉州名片的发扬。“创”就是一种独特的独属于闽南泉州的文化符号,他们要做的,其实也就是开“创”先河,重走马可·波罗东游路。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期待“超人”们的旅途。(记者 麦彬彬)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