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工商发布2014年度维权案例 消费陷阱知多少
闽南网3月12日讯 说是免费美容,可到了店里,才发现不掏钱消费还不让走;花钱办了健身会员卡,商家却以搬迁为由停止营业,数百名会员不知所措;外出就餐,小孩却在餐厅游乐设施上摔伤……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一天都在经历各种各样的消费。当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您是否第一时间想起了12315消费维权热线?昨日,泉州市工商局发布“2014年度工商维护消费者权益”典型案例。海都记者选取了几个案例,希望网友能借此提高权利意识,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014年度工商维护消费者权益”典型案例 美瑞/漫画
案例1
说是“免费美容” 实则“强制消费”
2014年3月9日,鲤城区消费者林女士投诉称,自己和同学在泉州市区中山路逛街时,被巴比娜美美容院的工作人员推销“免费美容还送洗面奶”。可进了这家美容院后,很快就发现不对劲。美容师未经她们同意,就往两个人的脸上涂抹东西,并称是“脸部超声波排毒”。做完之后,美容院就向消费者收取588元,之后又强制办理了1588元会员卡。消费者认为,商家强制消费,投诉要求退款2004元。
最终,经12315工作人员调解,双方协商一致,商家予以退款1944元。
案例2
投保不能免责 责任仍在厂家
2014年9月,北京一名消费者张先生投诉称,2012年底,自己在当地购买一个八字阀。如今,因阀门崩开,导致家里木地板全部泡水,经销商无法联系上。随后,他向安溪新福祥水暖洁具厂投诉2次,厂家却以该产品已投保,需转保险公司负责为由,采取消极处理。
经12315工作人员调解,厂家认识到自身应当承担的义务,承诺今后会做好质量把关和产品服务,并积极联系保险公司为消费者处理赔偿。最终,保险公司认定损失6250元并及时理赔。
案例3
儿童在餐厅摔伤 商家应负责赔偿
2014年5月,永春消费者陈先生带着妻子和儿子,到永春新德基餐厅吃饭。这期间,陈先生5岁的儿子在餐厅附属游乐设施游玩时不慎摔伤。送到县级医院诊断后,确诊为右侧颞部硬膜外血肿、右侧颞骨多处骨折等外伤。
经12315工作人员调解,最终双方协商达成调解协议:由消费者自行承担一半费用,这家餐厅则一次性赔偿投诉人医疗费、误工、护理等费用,共计2500元。
案例4
健身会所关门 群体投诉快处理
2014年4月,晋江消费者李先生在嘉豪健身会所办了一张会员年卡,价值1080元,一年之内可不限次数使用。可是,后来,该商家以搬迁为由停止营业,消费者认为新地址较为不便,故投诉请求退款。接诉后,调解人员当即联系经营者,对方表示因入不敷出,已无法承受会所经营活动,故决定停业。
据了解,该会所共有会员400多人,涉及预付款金额较大。为防止引发群体投诉事件,工商随即成立专案调解小组,处理相关投诉。
经12315工作人员调解,经营者与会员悉数达成协议:1.坚持退款的,经营者根据实际情况协商予以退款;2.仍有健身意愿的,经营者已和另一家健身会所成功协调,该店会员可到另一家会所健身,成为会所会员。
案例5
4S店未履行义务 消费者投诉获偿
南安消费者祝先生投诉称,2014年10月16日,自己向泉州市百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购买了一辆保时捷。11月29日,祝先生去提车。可是,当天汽车就出现故障,底盘旋盖出现问题。祝先生立即将新车开回,让商家进行检测,更换零件。新车就出现这样的问题,祝先生怀疑汽车有瑕疵,多次与商家协商,要求商家给予一定的赔偿,遭拒绝,随后向工商投诉。
经12315工作人员调解,商家为消费者免费更换底盘旋盖,并给予消费者一万元代金券及延长质保时间1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