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草根足球方兴未艾 借“足改”契机再现辉煌

2015-03-03 15:12 来源:东南早报 0

泉州,家长带着小孩踢球,足球从娃娃抓起成社会共识。

相关新闻

早报连续十五年 助推泉州足球发展

  作为闽南主流生活报,东南早报2000年创刊以来,就一直助力泉州足球事业的发展。

  东南早报不仅用大量版面报道泉州足球赛事,为泉州足球的宣传作出突出贡献,每年还发动大量人力,参与主办、协办泉州业余足球赛事。

  2001年,东南早报创刊仅1年,就参与主办泉州“祥业杯”首届大学生足球邀请赛;2002年,东南早报再接再厉,举办2002年度泉州市“东南早报杯”足球锦标赛;2003年,东南早报更是将足球赛范围扩大到整个闽南,举办2003年度泉州足球锦标赛暨闽南足球邀请赛,庆祝东南早报3周岁生日;两年后,东南早报再次举办“东南早报2005泉州足球联赛”,同年东南早报还与福州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联合主办“2005百事球王争霸赛”五人制足球赛;2006年,东南早报“亿兴电气”杯泉州足球迎新联赛风起云涌……

  2014年是世界杯年,由东南早报参与协办的“2014年泉州业余足球联赛”再燃烽火,本届联赛有40多支球队2000多名球员参加,分为甲、乙两组进行,整个联赛历时半年多。同年东南早报还参与承办“2014泉州高校足球联赛”和“泉州足球宝贝评选”活动。

  可以说,东南早报自创刊以来,就与泉州足球结下不解之缘。今后东南早报还将推动泉州地方足球运动向前发展。

相关链接

泉州足球往事

  泉州的足球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泉州足坛人才辈出,曾多次在全国性比赛中获得佳绩。

  据体育纪念品收藏爱好者蔡其呈先生介绍,一本编于新中国成立前、名叫《泉州鲤城文史资料》的书中,详细记载了泉州球类运动的发展简史,其中有这样一段话:“足球运动,最早提倡的是泉州培元中学。大约在1915年以前,培元中学由于该校创办人安礼逊(英国人)颇重视足球运动,当他选定校址时,先考虑到足球场问题,所以泉州市内培元一校校址花棚下(今泉州幼师)、二校校址广平仓、三校校址中营下都建有一个稍具规模的足球场,以供学生活动。”

  蔡先生还收藏了一枚特殊的足球运动纪念币,上铸这样的文字:“民国十年福建督军兼省长李厚基赠 十一月。”泉州文史资料中写明:泉州培元中学足球代表队曾在1921年举行的福建省运动会上取得全省冠军,与这枚纪念章上的时间相符。至此培元中学足球队声誉广传,影响深远。附近小学,如西隅、养正等学校都有自己的小足球队。南安水头的南星中学、梅山的国光中学和永春的崇贤中学也都有自己的足球队。这些业余的校园足球队之间时常组队互相交流,泉州的足球运动渐呈活跃气象。

  1934年初,泉州开始公开组织足球比赛。当年秋天,泉州从各个地区的足球队中选拔精英,组建一支15人的足球队,参加1934年福建省运动会。

  抗战爆发后,由于各种原因,泉州足球活动停办10多年,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恢复。在1951年举行的福建省足球选拔赛上,泉州足球队获得冠军。

  30年前泉州足球曾经红火过,在省内的比赛中,泉州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绩斐然。

  1973年,曾任省足球队主教练的程嘉瑞,带领泉州中学生足球队参加在长春举行的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在30支代表队中排名第15。

  泉州不仅很早就重视足球运动,还多次承办省级乃至全国的足球比赛,如1983年全国业余体校足球分区赛、1984年全国青年足球联赛泉州赛区、1985年第一届“雪花杯”全国女子足球锦标赛、1986年全国业余体校“跃进杯”足球赛等都在泉州举行。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泉州足球人才很多,据当时担任足球教练的程先生回忆,从1972年到1984年,泉州向省体工队和高等院校输送的球员有四五十名。但是1989年福建省足球队解散后,泉州足球队也随之瓦解。

  相关新闻

  全国首评校园足球特色校

  泉州上报121所参与角逐

  “从全市2000多所中小学校,按申报条件最终核定121所学校,相当于20选1,已上报给教育部门。”据市教育局体卫科科长黄庆坤透露,按照教育部门要求,今年将在全国范围内首次评选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校园足球试点县(区)。

  据悉,特色学校和试点县(区)遴选程序由学校和县(区)自主申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教育部综合认定三个阶段组成。遴选面向包括职业学校在内的各地中小学,按省域内中小学总数的6%-8%进行总量控制,分三个年度完成。

  “到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建设出约2万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及约30个校园足球试点县(区)。”黄庆坤称,试点县(区)方面,泉州推荐南安市和鲤城区。“前者近年来学校足球与社会力量结合搞得不错,后者辖区内分布不少市直学校,像市实小、师范附小和培元中学等,总体条件都还是不错。”

  他山之石

  大连东北路小学 40年走出38名国脚

  大连的东北路小学是全国重点足球小学,近40年来,这里陆续为中国足球输送了300多名职业球员,其中有38名国脚。东北路小学的培养模式主要是与专业足球俱乐部开展合作性对接,学生在小学六年级后可以向俱乐部推荐,并经选拔进入专业道路。同时注重学生的文化课学习,如果孩子不在足球专业道路上发展,家长也不用担心孩子的升学问题。

  广东五人制足球

  另辟蹊径开创新模式

  广东省举办的五人制足球有联赛、杯赛、季前赛,有内外援,水平之高达到了亚洲级别。这种区域足球联赛门槛低、易组织、费用少,在中小城市极易普及。目前五人制足球已经成为广东全民健身的一部分,它的出现也顺应发展的要求,受到了众多高校学生的欢迎。

  德国:

  十年完善青训体系

  足球传统强国德国经历1998年世界杯和2000年欧洲杯的惨败后,吸取教训,在国内开展长达10多年的足球复兴计划,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建立完善的青训体系。德国足协要求,每一支职业俱乐部都要有自己的多支青少年培养训练营。训练营分多个年龄,从9岁至17岁每个年龄各一队,还有U19的青年队。这些孩子有的就住在宿舍里,他们白天在学校接受教育,每天接受正规专业的足球训练。从力量型的德国战车转型至技术型的战车,青训体系功不可没。

  日本:

  校园足球百年基石

  日本青少年足球培养实行两手抓政策,一方面大力开展校园足球,另一方面建立职业俱乐部青训体系,每年职业俱乐部都能从这两个途径得到众多优秀的球员。日本足球的发展以普遍性和群众性为指导,着重培育日本足球市场的基础。

  这一点在校园足球的开展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全国高中联赛不仅仅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更是与日本职业联盟、大学球队接轨,输送优秀队员。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泉州飞上海最低仅169元 淡季机票价格频现"白菜价"
下一条:泉州加大专利行政执法力度 多管齐下严打“李鬼”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