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草根足球方兴未艾 借“足改”契机再现辉煌
泉明星足球训练营中,孩子们参加培训。
1个基地
培养“泉明星”的青少年足球摇篮
赵万里,“80后”新泉州人。2008年,他以山东省高考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第一名的成绩特招来到华侨大学,从此和泉州的民间足球圈结下了不解之缘。2012年赵万里毕业后,成立泉州第一个专门针对青少年的足球训练营。这个民间性质的足球训练营成立三年来,已经发展、壮大到拥有3个教练、约50名学员的规模,其中最小的学员只有6岁,最大的也不超过18岁。
3个大孩子带着一群小朋友玩足球
“在老家山东,不管大人还是小孩对足球都非常热爱。”小赵说,受家人影响,他从小就开始踢球。中学时代他是中国中学生足球队主力球员,曾经和球队一起到德国柏林赫塔俱乐部学习、交流。由于高中时的一次脚部受伤,他不得不放弃进入职业足球队的梦想。
在泉州上大学后,赵万里就喜欢上这座城市,他一毕业就选择留在泉州创业,第一次创业就与他最爱的足球联系起来,他将自己的足球训练营命名为“泉明星”。
“名字中‘泉’有两层意思,一个是泉州,另一个含义是‘涌动的泉水’,代表新生力量的意思。”小赵说,现在的训练营,他和两名“80后”好友成为合伙人,3人同时也是训练营的教练。按小赵的话来说,这是3个大朋友带着一群小朋友玩起了足球。
期待带动泉州青少年的足球氛围
“早几年在泉州还找不到比较专业的足球训练营。”小赵说,这也是他创建足球训练营的初衷之一。刚创办时,有时训练营一个上午只有一个教练教一个学生。但是小赵说,他一直觉得足球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
“这两年很多家长的观念开始转变,愿意让孩子踢球,训练营的学员不断增加。”小赵说,“足球不同于篮球,可能20、30次进攻都不一定得分,但是这个过程可以让人领会屡败屡战、不断进取的精神,这就是挫折教育。”
在泉明星足球训练营的简介中,写着“打造泉州的拉玛西亚足球青训营”的口号。小赵说,希望通过民间的足球训练营的发展,带动更多专业人士参与培养下一代足球运动员,带动整个泉州青少年足球的氛围,期待今后泉州涌现一批越来越专业的足球运动员。
1位老板
球迷老板组建业余足球俱乐部,捐资支持家乡足球——
球员进校当教练 带动校园足球发展
2014年,泉州业余足球迎来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足球联赛,40多支球队2000多名球员,分为甲、乙两组。2014年泉州业余足球联赛甲组历经4个月的比赛,圆满落幕。南安中艺景观15战11胜、4平,从16支泉州劲旅中脱颖而出,摘得桂冠。这支球队背后的老板就是南安市足协副主席洪建南。
民间草根足球的先行者
洪建南2002年从厦门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开始打拼,至今旗下有4家公司。
创业之余,洪建南最离不开的就是足球,中艺景观足球队应运而生。在这支业余足球队的30多名球员中,有4名有职业足球经历,其中顾闯曾效力重庆力帆俱乐部。
为了更好地交流足球,洪建南还专门建立了一个以足球为主题的会所,给业余足球提供一个休闲交流平台。球队每次赛后都会到会所里聚会,交流心得,观看比赛录像,分析战术。
踢球不能局限在泉州,洪建南每年都会带球员到外省足球发达地区踢友谊赛。“去年去重庆,前年到大连,2012年去杭州,今年准备去海南。”
捐资百万支持家乡足球
在洪建南的带领下,中艺景观队取得许多傲人成绩,但他并不满足于此,他也认为足球要从小抓起。
为了支持母校发展足球,从2011年到2014年,洪建南陆续向母校南安市宝莲中学捐资100多万元,为宝莲中学建成两个塑胶灯光足球场和两间沐浴更衣室、战术指导室、医疗室、灯控室、器材室等配套齐全的功能室,添置可以完全满足校园足球活动安全训练和各类比赛需要的物品和器材。宝莲中学在南安校足办和洪建南的支持下,组建初中、高中两支女足队伍。
宝莲中学女足很快取得不俗成绩,2012年到2014年连续夺得3届“市长杯”南安市中小学足球联赛冠军。目前宝莲中学女足可谓是福建省中小学女足的冠军队。
洪建南还发动亲朋好友和要好的企业家,一对一捐资给各自村里的中小学,推动当地中小学足球事业的发展。
球员到中小学当义务教练
洪建南还让中艺景观足球队中的顾闯等4名有职业球员经验的队员到宝莲中学义务当教练。这4名职业级的校园足球教练,每天早晨和下午都要到学校带学生训练。此外,中艺景观队还有多名球员被安排到南安丰州、霞美两镇20多所中小学,利用业余时间担任义务教练。这些到学校担任义务教练的球员大多在洪建南的公司上班,在公司领工资和补贴。
这是业余球队带动校园足球发展的全新模式。业余球队比赛时,洪建南也时常安排学生到现场观战,让他们亲身感受比赛氛围,有时他还让小球员上场比赛。当然他事先会和对手说好:“只许孩子们撞你,不许你们撞孩子。”
“目前正在牵头成立南安足协丰霞分会。”洪建南说,他和当地很多喜欢足球的企业家熟识,他要去游说他们,请他们每个人专门负责一所小学,每年捐赠一两万元给各自负责的小学,用于发展校园足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