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四中全会后泉州有哪些改变 8大民生视觉呈现新变化

2014-11-04 10:37 来源:东南早报 2
对于泉州市民而言,《决定》近期内将带来哪些福祉?记者多方采访,从民生视角为您一一呈现。

  良法善施,民之福祉。

  作为法治中国的“施工图”,长达一万七千字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无疑将深刻影响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而对于泉州市民而言,《决定》近期内将带来哪些福祉?记者多方采访,从民生视角为您一一呈现。

泉州百姓富、生态美的美好愿景正一步步实现 (王柏峰/摄)

【关键词】生态环境

年底冲刺国家级生态市

“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 ——摘自《决定》

  “水更清了,天更蓝了,山更绿了——”泉州自2006年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以来,加大了环境整治力度,生态环境持续改善。2012年6月份,国家环保部对泉州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持续改进工作进行复核,我市26项指标全部达到国家考核要求。

  取得这样的成绩并非徒有虚名,多年来泉州在保绿护绿的同时,持续推进一些生态建设的创新举措,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去年,泉州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8.9%,如今泉州是全省首个通过省级生态市验收并获命名,今年年底还将冲刺国家级生态市,百姓富、生态美的美好愿景正一步步实现。

安溪取消GDP考核 发展绿色经济

  近日福建省对34个县(市)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代之以农业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考核方式。而安溪就是其中一个典型。“在看重GDP的时代,不少山区为了和沿海看齐,盲目引进项目,只看重经济效益,却严重破坏生态,得不偿失。”安溪县环保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安溪县在茶山生态建设、水土保持、农村污水治理等生态保护方面成绩卓著。

  2011年,全县取消630多家石材企业,整个行业退出,损失20多个亿的GDP,减少1.5亿元的财政收入。此外,安溪还坚决淘汰落后水泥、钢铁、造纸等落后产能,腾出环境容量、生态容量,追求绿色的GDP。

  近年来,泉州利用本土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此外,这种通过发展森林旅游反哺生态保护的模式,也大力提升了群众的“绿色福利”,为泉州加快创新转型、推动长远发展作出新贡献。

推行排污权交易 鼓励节能减排

  “减排也能挣钱”,今年,泉州市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已经启动,将在造纸、水泥、皮革、合成革与人造革、建筑陶瓷、火电、合成氨、平板玻璃等8个行业试点推行排污权有偿使用管理,并将集中式水污染治理设施形成的减排量纳入储备交易范畴,力争2016年在所有工业排污企业全面推行。

  据悉,此举措旨在使企业为自身的利益提高治污的积极性,促进环境质量改善。

整治环境污染违法 全省力度最大

  污染环境就是犯罪,记者从泉州市环保局了解到,自去年6月19日 “两高”司法解释出台来,全市已有64起涉嫌环境污染刑事案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办,大多是一些污染严重的小电镀厂、小皮革厂等,移送量全省最多、力度也最大。目前,部分案件已经审理完毕,多人被判刑。(记者 柯丽娟)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鲤城鼓励电商发展 引进高端人才子女可优先入读区直小学
下一条:泉州领show天地成3A景区 闽A级景区增至149个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