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习大大“书单”您读了多少? 碎片化阅读的美与忧

2014-10-20 09:57 来源:泉州晚报 1

■碎片化阅读的益处

“微博让我知道萧红和《呼兰河传》”

开卷有益,碎片化阅读也是一种补充。不少人也认为,在无法捧书识墨的年代里,只言片语的碎片阅读既能开阔视野,获得多元意见,也是一种引导,从中获取更多深阅读的指引。

碎片化或成全民阅读通道

开卷有益,有读总比没读好。作家聂震宁对于碎片化阅读会影响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持保留意见。他认为,《论语》就是碎片,希腊柏拉图《理想国》也是碎片主义,报纸、杂志也不例外。

“碎片化阅读是民族进入全民阅读的一个通道,一个载体,这也是未可预料的事情。”他在微博中这样写道。

“我就经常看知乎,虽然没有成型的观点,但至少我知道开奶茶店有哪些风险,怎么定价开店才能收益。”小玉是名在校大学生,一直想开一家有文艺范的饮品店。某天在知乎的推送中看到一篇关于开奶茶店的分享文章。文章分享了城市消费水平和奶茶的定价问题,使她有了初步的想法,“如果在泉州开奶茶店,定价少于10元,可能就很难赚钱。”虽然她也不确定这一信息的可靠性,但她觉得至少是一种参考。

微博中知道“萧红”其人

做IT行业的唐先生是晋江人士,和许多IT人士一样,他醉心于编程及各种软件,认为文学是很“娘”的东西。对于外界信息的了解,他多半从手机推送的新闻、微博及微信中了解。最近,得益于电影《黄金时代》的热议,他从中知道了萧红及电影提到的许多作家。

“以前从不知道还有萧红这个作家,更不知道她跟鲁迅也有密切的关系。”小唐说,微博里对萧红本人有褒有贬,尤其是对她的感情故事说得比较多,出于八卦他也看了不少,从中知道了不少作家的名字及其代表作。

“如果不是微博上的这些讨论,我估计很难在短时间内知道这么多。”他说,这不仅开阔视野,也是一种引导,出于好奇,他还决定去看看萧红的传记和她的《呼兰河传》。

■碎片化阅读PK深度阅读

深度是主力 碎片为弥补

碎片化阅读和深阅读哪一个更好,或许没有定论。泉州市图书馆陈文革副馆长认为,“碎片化阅读是一种弥补,弥补了当下许多人没时间,静不下心看书的缺陷。”也有网友提出,重要是如何管理碎片时间,阅读什么。

选择20%的精华公众号 碎片阅读也可“有营养”

“存在即有合理性。很多人不是不想看书,只是静不下心来看。”陈副馆长表示,如许多年轻人所言,睡前习惯看书,但没翻几页总要拿起手机看看朋友圈,刷刷微博。短评快的东西总让人更轻松,阅读也更愉悦。于是很多人无法捧起满纸文字的书本。

“只要不是做学术研究,需要系统了解的,对各领域都涉猎了解一点也无妨。”陈副馆长说,微信及微博中也常常分享一些作家生平、作品内容及政治、经济领域的情况。对于非专业人员做一些粗浅的了解也是好事。

“重点是信息选择,现在很多公众号,选择媒体类、团体类及各领域佼佼者的一些公众号我认为比较靠谱。”陈副馆长说,社会科学理论有“二八”原则,即某一领域的书籍或许有上百本,但其中20%是精华。在现代阅读方式中,或许这一原则也可适用,关注对应领域的精华公众号,或许可以提高信息的营养度。

阅读方式可以碎片化 但深度阅读不能丢

“碎片阅读是一种方式,但深度阅读是不能放弃的主要方式,尤其对于青少年。”华侨大学教授王建设认为,许多碎片信息只是“满足一时的消遣,过目即忘,它对于个人的启发和帮助甚微”,长此以往,人总有一种空虚感。

因此,他特别怀念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在人间》的年代。“至今还记得《钢铁》里说的‘人的生命应该怎样度过呢?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对于青少年这种文字是可以影响一生的。”王建设表示,如果青少年缺少这种深度的熏陶,那么或许真会如《百家讲坛》的讲师郦波所说的“对母语文化的情感越来越淡漠,真正的危机就来了”。

“如果你适应的是电子阅读这种方式,那么你也可以下载电子版的书本,在时间间隙中拿出来读。”王建设建议道。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泉州首批两江流域补偿下达 保护60个水资源项目
下一条:泉州将改善公路通行条件 路面破碎板将置换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