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月嫂行业鱼龙混杂 级别评定随意无行业标准
大量接单转手赚介绍费
此前,泉州市经贸部门曾想设立泉州家政公众服务网络平台,将包括月嫂在内的家政服务等人员利用网络平台让市民熟知挑选。在摸排过程当中,工作人员发现市场对于月嫂这一行业的需求量大,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月嫂行业价格不透明,价格在哄抬中不断提升。
正因为月嫂这一块市场潜力巨大,许多家政服务公司想介入,但面临着蛋糕大却吃不到的尴尬。
究其原因,一位此前曾在家政公司工作过的工作人员老陈介绍,月嫂行业的特殊性在于其周期性短,工作时间仅有28天,月嫂从事人员转变工种快,闲暇时可能待业在家,有单接时则摇身一变成为月嫂;且泉州以熟人介绍为主,较少通过家政服务公司介绍;再者,许多月嫂忠诚度不高,部分人员还会因为价格跳单,嫌公司介绍的价钱低,自己外面找私活,相对比之下,便会以各种理由跳出合同,再去承接外活,这样一来,许多公司辛辛苦苦培训了人才,到头来只是为他人做嫁衣,到后来,许多公司也放弃组建自己队伍的念头了。
老陈说,目前许多家政公司虽说推出月嫂服务,无非只是手头上有一些月嫂的人选,并无法像钟点保洁一样建立自己的月嫂队伍,这种不稳定的雇佣关系,使得泉州的月嫂这支队伍往往游离于家政服务公司的管理之外。
因此,类似张女士的情况并不少见,不少月嫂大量接单,自己忙不过来时,以各种理由转手给他人,赚取介绍费,雇主总是被迫无奈。私人预定容易出现此情况,如果通过家政公司预定,不少雇主也常因为不满意月嫂的服务质量,主动要求公司更换。
建议
选择有相关资质的月嫂
针对目前大家时兴找月嫂的情况,专业人士提醒,月嫂应具备多方面素质,高价不代表高质,切莫一切都依赖月嫂。
除了能够熟练照料婴儿,育婴内容还包括产妇健康指导和护理、新生婴儿日常护理、常见疾病预防、意外事故处理等,这些都是许多传统月嫂所不具备的素质。
目前,泉州中心市区有培训机构开设了母婴培训班及育婴师的考证培训。工作人员介绍,育婴师和母婴培训班的学时一般约两个月,达到60课时后,参加考试合格可取得相应的培训资格或资格认定。因此,市民最好选择有相关资质的月嫂。
专家提醒,市民在雇佣月嫂时应选择正规家政公司。签订合同要写清服务的具体内容、收费标准、违约或者事故责任等;付费时索取正式发票。正规家政公司有一套严格审查的程序,每一位月嫂都有自己的档案,包括身份证、健康证、从业经验、照片、体检证明等证件,用户必须验看这些证件。
不要轻信月嫂等级 应看实际能力
对于月嫂等级的评定均由家政公司一手完成,泉州提高教育中心主任林学民建议,提供月嫂服务的家政公司,在日常的管理中,应考虑如何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家政公司可聘请专业人员对员工进行相关技能的培训,提高员工技能。与此同时,公司也应设置较为系统的评定等级方案,加强对雇主的回访,在评定员工等级时切莫随意追高。
“如果公司评出的都是‘金牌月嫂’,可服务水平却跟不上,市民也会产生质疑。”他表示,月嫂的水平并不能只看“头衔”,市民挑选时不要盲目相信,可检验下月嫂的实际操作及理论水平。
他坦言,目前最紧迫的是家政公司应想方设法与月嫂们建立相对固定的雇佣关系,这样才能便于管理。
尽快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有市民和家政服务公司建议,希望相关部门牵头成立家政服务协会,规范化管理,完善信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市民李先生表示,对于市场月嫂行业无序的状况,有关部门应该构建一个第三方综合评价信息网络平台,完善家政服务机构的综合评价体系。市民可以综合其他雇主的评价,选择适合自己的钟点工、月嫂等家政服务人员,以此最大化地解决家政服务机构和雇主之间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问题。
有专业人士建议,要加强需求城市与劳动力输出地的劳务对接,积极倡导在原属地开发劳务资源,引导城市剩余劳动人口从事家庭服务业,并投入专项资金对其进行培训。借鉴国外经验,鼓励大中专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设家政服务专业。开展对家政学和家政业的研究和教育,提高行业的理论研究水平,为家政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人才保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