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21条小流域水质考核结果出炉 2条不合格

2014-10-15 07:41 来源:闽南网 0
泉州21条小流域赛水质活动成绩出炉,2条不合格,共投入资金2.1亿元

  闽南网10月15日讯 记者昨日从泉州市环保局获悉,从去年5月开始的全市21条小流域赛水质活动,成绩单出炉,15条达到优良,4条合格,2条不合格。共投入资金2.1亿元,整治河道55公里。泉州市政府办公室通报了考核结果,要求不足的要落实整改,同时认真做好第二批赛水质的小流域征集和筛选。

  永春霞陵溪整治成了湿地公园

  去年5月正式启动比赛,水体污染较为严重、水质较差、通过整治能够得到改善和提高的小流域21条参赛,涉及各县(市、区),到今年5月共投入资金2.1亿元,整治河道55公里。

  “赛水质的关键点,要放在水质的改善、流域环境的提升,对水质前后进行了5次监测。”泉州市环保局水环境监督管理科科长陈颖锋介绍,经市环保局牵头会同水利、市政等多部门考核,最终有15条小流域超过80分,4条合格,还有2条低于60分。

  考核主要分为小流域水质和重点整治任务两大项,每大项各50分。

  永春县吾峰镇的霞陵溪,是桃溪的主要支流之一,以99.5分位居第一。“原来各种生活污水、养殖场、乱搭盖房屋等使得水质很差,整治后变成了一个湿地公园。”陈颖锋说,其中很多做法值得借鉴,例如生活污水净化进入沟渠、建设荷花池吸肥、溪中和岸边种植花卉等。

  鲤城区金龙街道的锦坑沟,也有较为显著的效果,除了疏通清淤,还种上了黄金柏等,原本的旧桥也加装了造型美观的护栏。“这个地方以前是臭水沟,整治过后好了很多。”陈老伯说,社区的外来工有几千人,周边都是大排档,现在把生活污水、餐饮废水等统一收集,溪里就没了明显臭味。

整治前的锦坑沟

整治前的锦坑沟

治理后的锦坑沟焕然一新

治理后的锦坑沟焕然一新

  反观“不合格”的晋江市下灶溪和丰泽区北低渠招丰段,跟去年5月相比,基本上原封未动。

  记者了解到,晋江市下灶溪也有提出措施,但工程迟迟没有开动,最终检查时几乎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丰泽区的北低渠招丰段,由于没有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水质测量没有提升。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泉州市区一电动车闯红灯遭公交推行10米 骑手受伤就医
下一条:泉州兴港投资有限公司虚假宣传 蒙眼看物培训班被罚5万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