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刺桐路东美段堵得慌 市民建议调整引导方案
在平峰区,刺桐路东美段等红灯的车辆经常排起长龙,有时甚至达百余米。(林劲峰摄)
分析
津淮街设隔离栏 导致车流涌入刺桐路
为何近段时间此处的车流量会猛增?
附近居民王先生分析,该段刺桐路汇集了几条路的主要车流:一部分是泉秀街左转刺桐路的车流。目前泉秀街的车流是中心市区车流较大的路段之一;一部分是从刺桐大桥直接过来的车流,选择刺桐路进入中心市区更为便捷;另一部分是妙云街与东霞街两条支路的车流,这两条支路和一条无名路连通着东美区域内与坪山路的车流。这四股车流汇集于该路段,使得刺桐路成为车流的汇集点。
为何该路口的通行能力较此前有所下降?据了解,此处灯控路口红灯为2分钟,绿灯为30秒—40秒,配时并无随着车流的增加而做出变化。此外,除了市民驾车技术、行车习惯等因素,更深层次的原因,或许与津淮街设置中央隔离护栏,道路分流功能被弱化有关系。经常途经这一路段的的士司机陈师傅表示,以前津淮街未设置中央隔离护栏,车流通过妙云街、东霞街、源霞街等道路可以很好地分流,但现在设置隔离护栏,不少车辆纷纷涌入刺桐路。
按照陈师傅的示意,记者17时30分晚高峰在妙云街路口看到,从这里横穿出来的车流不少,由于直行车队太长,横穿车流想要进入直行车流,便选择了加塞,有的横穿甚至直切四个车道。只要一辆车加塞,通行效率急剧降低。
对于陈师傅的意见,许多驾驶员都有同感,他们表示,以前走津淮街的车辆,现在大部分改走刺桐路,确实每次出来都会堵上一阵子,即使平峰期也是如此。
建议
津淮街恢复调头区 适时设置单行道
市民吕先生认为,建议市交巡警部门综合考虑,延长该路口直行车流的灯控配时;其次,在充分论证的前提下,合理设置津淮街的调头区,进一步强化道路的分流作用;再次,高峰时段对妙云街、东霞街等支路设置单行道,防止加塞影响道路通行效率,让微循环动起来。
不少市民表示,希望市交巡警部门能够对刺桐路与津淮街交通路口(东美加油站路段)的交通能力进行调研,作出合理的引导方案。(记者 李凯龙)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