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新麦仓”钢结构大厅 生动写照城市的性格

2014-08-26 10:17 来源:泉州晚报 0

“东亚文化之都·2014泉州”在钢结构大厅开幕

  “一个有吸引力的城市,应该既珍重自己的历史,又非常愿意面向未来。泉州就是这样一座富有魅力的城市。”这样的评价,来自中心市区西街旧面粉厂钢结构开放式大厅的设计者,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师李兴钢。

  在百姓口中,钢结构大厅有一个亲切的名字——“大麦仓”。党政部门则赋予它一个更为深远的“使命”:泉州古城的“城市会客厅”和“市民文化家园”。作为“古城文化复兴计划”一期工程的标志性建筑,从一鸣惊人的“东亚文化之都·2014泉州”开幕系列活动,到百花齐放的“东亚文化之都·2014泉州”县域活动周,钢结构大厅一路见证着“东亚文化之都”建设的风景,记录着泉州传承历史,面向未来的文化脚步。

城市性格的生动写照

建设中的钢结构大厅

  去年11月下旬,沉寂已久的中侨粮油厂,迎来了改变命运的时刻。荒芜的杂草被壮观的云梯和吊车覆盖,3个月后,一座高26.3米,长97.1米令人震撼的建筑拔地而起。

  它有着不凡的“身世背景”——设计单位是北京奥运会地标建筑“鸟巢”的中方设计单位,与“鸟巢”钢结构设计风格可谓“一母同胞”。充满力量感与韵律感的开放式大厅,让厂房间的废弃空地,陡然变为具有国际水准的艺术空间。

  它带着鲜明的泉州印记——“看,它多像面粉厂的圆筒麦仓!”这是大多数市民对它的第一印象。无论是半环形的建筑结构,还是乳白色的建筑色彩,钢结构大厅都与不远处的面粉厂麦仓遥相呼应。这一建筑仿佛就地生长,与老城区原有格调和氛围相得益彰。

  “泉州人尊重历史、珍爱古城,但在此基础上,又有敢于面向未来的风范。”正如李兴钢所言,引入钢结构大厅这样的新事物和新空间,为城市注入新活力和新生命,正是泉州开放、自信和包容的城市性格的生动写照。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泉州推广“数控一代”示范项目 建5个应用示范点
下一条:2014年泉州高速简易事故超两千起 六类行为易引发车祸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