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新麦仓”钢结构大厅 生动写照城市的性格

2014-08-26 10:17 来源:泉州晚报 0

数一数二的艺术场地

各种泉州文艺演出在钢结构大厅上演


  “在全国范围内,这里也称得上数一数二的艺术场地。”曾成功承办过国内一系列文艺活动的厦门八零后时尚推广机构负责人延华,这样描述他眼里的钢结构大厅。

  就在半个月前,延华牵头指导的石狮文化周之“海丝印象”服装年代秀,将“石狮号”巨轮“驶”入了钢结构大厅。在10台投影仪和400多盏灯光的点缀下,质朴的钢结构大厅化身为斑斓而奇妙的“穿越”长廊,为市民展示了跨越千年的历史画卷。“效果好得出乎我们的想象!”在延华看来,正是钢结构大厅独特的造型设计和场地特点,为艺术展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空间。

  “海丝印象”服装年代秀的成功不是个例。如果把指针往回拨,马年元宵节期间,“东亚文化之都·2014泉州”开幕系列活动正是在这里盛装上演。钢结构大厅如同古城文化的“万花筒”,让泉州民俗表演、南音、民乐、花灯会、戏曲等艺术精品,乃至韩日文艺精品得以集中展示。

  开幕系列活动先声夺人之后,半年多以来,“东亚文化之都·2014泉州”县域活动周在钢结构大厅轮番上演,十几场泉州各地的特色文化展演串珠成链,在“城市会客厅”逐一展示。借助这一载体,不仅广大市民、游客第一次集中饱览了泉州各地丰富多样的人文风物;更让市县之间、公共与产业文化之间、传统与现代文化之间实现了联动提升,泉州以文惠民、以文兴城的步伐迈得更为大气而精细。

人气聚变的“蝴蝶效应”

  “面粉厂重新改造后,每到文化周举办期间,店里生意都比平时好上几倍。”源和1916创意园区门口小卖部的李阿姨喜滋滋地说。

  “以前散步走到芳草园就返程了,现在会到钢结构大厅看看有什么活动,孩子有了新乐园。”家住新门街的市民陈芳兰乐呵呵地说。

  无论是李阿姨的小算盘,还是陈芳兰的新乐园,都表明随着“东亚文化之都·2014泉州”古城文化复兴计划的推进,以钢结构大厅为中心,新一轮“蝴蝶效应”式的人气聚变正在酝酿。在西街旧面粉厂、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等文化人气高地的辐射下,目前,古城复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门街片区已全面启动凸显闽南特色的“文化旅游休闲街区”的转型升级工作。

  据泉州新门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志根介绍,接下来,新门街将把南音艺苑、泉州梨园戏剧院、T淘园、芳草园、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等项目有机整合,引入富有闽南特色的老字号、伴手礼及地方特色工艺品等文创项目,再现泉州民俗风情、习俗节庆、民间艺术等活动,让新门街成为泉州旅游资源和“非遗”项目的展示窗口。

  从钢结构大厅出发,骑楼雨廊游古城,歌吹漫步品“非遗”,这样的文都泉州,我们翘首以待!(记者 朱娟娟 陈晓东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泉州推广“数控一代”示范项目 建5个应用示范点
下一条:2014年泉州高速简易事故超两千起 六类行为易引发车祸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