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第19个“世界读书日”你读书了吗? 书单推荐
70后 教师
选书兴趣为上
海都名师团成员、城东中学高中语文教研组组长廖延杜
现在很多高中生读书比较“功利”,更多的是为了考试升学被迫阅读。我教高三,暑假时会布置学生看一些书,开学前一两周轮流上台谈阅读心得。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书籍,这样才能提高自我。
我正在读的书和我的小说创作有关系。我觉得自己的短篇小说还有改进提升的空间,杂志《读书》中有别人写得精彩的篇章,还有一些书籍的介绍。贾平凹的书对我影响挺大的,《怀念狼》以虚写实,而且关注当下的生活方式,给我感触很深。
正在读:杂志《读书》、贾平凹《下棋》
影响大的书:《高老庄》、《怀念狼》
阅读推荐:《古希腊神话》、《圣经故事》
80后 编剧
阅读,不带功利心
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编剧谢子丑
大学时候读了很多书,中国的、外国的、现当代的、古典的,受益良多。现在读书更多是希望能获得剧本创作的题材、典故,带了点功利心。
2007年大学刚毕业时,开始看《资治通鉴》,共20本,我花了三四年的时间看完全部。我觉得它是中国最强大的史书,从战国一直记叙到宋朝,囊括经济、政治、军事,还有做人的哲理等。读《资治通鉴》时,每年读它我都有新的感受,我想和我的生活阅历也在增长中有关系。而《论语》、《红楼梦》这两本书应该慢慢看,反复看。通过《论语》,我们可以深入思考中国人应该拥有怎样的道德境界,而《红楼梦》是了解我们的民族生活情趣和感情世界的好渠道。对外国人来说,可以了解中国人;而对中国人却是为了审视自身。
正在读:杂志《青年文摘》合订本
影响大的书:《资治通鉴》
阅读推荐:《论语》、《红楼梦》。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主席许旭明:
“希望泉州多办读书论坛、讲座”
“18世纪以前知识更新速度为80~90年翻一番,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更新速度加速到3~5年翻一番。今天的文盲不是没有文化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泉州市提出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目标,希望泉州能多举办读书论坛、读书讲座、读书研讨会等活动,激发全民读书热情。”
昨天,在泉州中山公园广场,举办了“以书为伴,传承文明,逐梦东亚文化之都”为主题的读书日活动。活动由中共泉州市委宣传部、泉州市文广新局和泉州市教育局主办。
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戴源水:
“实体书店减少不代表阅读量减少”
“实体书店有生有死,死的更多些。单纯零售图书,可能连租金都交不起,更多的实体书店经营背后有其他产业支撑,有的实体书店开展团购批量销售图书,或者将经营场所转租赢利以支撑书店经营,但书店减少,不代表阅读量减少,如今网络购书的人大量存在。”
近年来,实体书店的境遇受爱书人的关注。记者从泉州市文广新局获悉,泉州全市拥有出版物经营场所,包括批发、零售共400多家,泉州的图书批发市场规模仅次于福州,在省内具有比较大的影响力。这些企业的图书主要供应学校和图书馆,以及延伸省内其他城市。
泉州市图书馆馆长许兆恺:
“读者在图书馆寻找两种需求”
“读者在图书馆寻找的是两种需求,一种是对图书的需求,另一种是享受图书馆的阅读环境。去年泉州市图书馆流通图书52万册,其中外借33万册,借阅量有所上升,尤其是少儿阅读的数量成倍增长,可见家长们已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正好今年泉州新图书馆将在东海新建,这已列入省重点项目,投资4亿多元,计划三年完成。”(海都记者 吴月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