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西街旧馆驿巷2号-115号 名祠故居话沧桑

2014-03-04 11:15 来源:东南早报 0

旧馆驿22号。南面原是一花园,栽种奇花异草。可惜如 

光绪11年洪霭庭因治愈伤员有功,光绪帝赏赐的功榜。

    【旧馆驿15号】

    治愈清军教习 获封六品衔

    在多番问询后,记者在董杨大宗祠对面的小巷中,找到清代名医洪蔼庭的故居。这栋于上世纪70年代翻建的石头房里,至今留有洪蔼庭的印记:彪炳主人功绩荣誉的清代功牌和顶戴花翎,以及客厅墙上悬挂的洪蔼庭生前画像。

    这张微微泛黄的清代功牌,记载着洪蔼庭曾因医术高明在军营立功,而受到清廷表彰的功绩;他所获得的花翎,在清朝则标志着辨等威、昭品秩,非一般官员所能戴用。

    “小时候住的是手巾寮古厝,1977年左右才翻建的。”今年80岁的洪维芬是名医洪蔼庭的曾孙女,年幼时她就见过被长辈珍藏的清代功牌和花翎,“以前还有‘国手’匾额,已经不见了”。

    洪蔼庭(1832-1902年),人称“应吟公”,是当时泉州首屈一指的名医。这张约80厘米×50厘米的清代功牌上,顶部印有“功牌”二字,内文写明“凡有军营立功应行赏给……顶戴以示鼓励”,落款时间为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填落日期的地方,盖有紫红色大印。根据记载,花翎为孔雀羽所做,但因年长日久,此花翎呈暗红色,顶部镶有鎏金铜。

    洪蔼庭的先祖原居泉州府南安县洪濑镇厝斗村,因受大姓欺凌远走他乡,到泉州城内租房度日。清光绪甲午年间,洪家在旧馆驿15号安家。

    洪家的族谱里,记载了“国手”匾额与清代功牌的来历:1884年中法马江战争爆发,清军洋枪营教习林千戎咳嗽日久,他听闻洪蔼庭名声,上门求医。洪蔼庭诊断开药后,林千戎宿疾顿愈。因此,光绪十一年,清廷按军功授洪蔼庭六品衔,予顶戴花翎,并由钦差大臣帮办军务杨昌浚颁发功牌一张。

    【旧馆驿4号-8号】

    园林式书斋清末状元曾经读书处

    相比较于大胆示人的唐安别馆,位于旧馆驿巷子另一端的亦香吟馆有点“养在深闺人未识”——它就藏身于旧馆驿4号的院子内。

    亦香吟馆所在的古厝,是清乾隆年间陈禹文先生设馆授课之处,清末状元泉州人吴鲁就曾于此读书。居住于此的苏阿姨今年70岁了,她告诉记者,这里原是明代泉郡巨富李五的仓库所在地。清乾隆27年(1762年),陈禹文先祖由晋江霞洋徙居郡城,在西街旧馆驿巷向李五后人买下宅地,建成此宅。古色古香的陈宅为三进三开间,西侧为护厝,东侧就是书斋亦香吟馆。

    过去,大户人家的大门很少开,家眷们日常进出,走的都是边门,如今,通往亦香吟馆的边门“通幽处”已然关闭,从大门进入之后,经过一个颇具江南园林风味的园门之后,亦香吟馆出现了。“本来从园门进来后,有一个长方形的窗,后来拆掉了。”苏阿姨说,如果按照旧时习惯,从通幽处进入书斋,景致更好——书斋门口,与通幽处小门相对的位置,是一处园林,主体的假山采用太湖石造景,下有鱼池。而当年的书斋后面,曾是花园。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泉州民宿有照无证难以合法经营 建议:暂以租房备案
下一条:男子怀疑老婆出轨 泉州市区冤枉殴打私家车司机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