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老年人热衷“会场营销” 72位被骗数百万元

每天晚上睡觉,李韦天得绕过一地保健品,爬到床上,床上仅剩一人蜷缩的空间。
老人亲历【雾里看花】
“投资8000元,一年就能赚4400元,这么好赚,你敢赚吗?”
——对投资算账颇为精明的李韦天,花了30多万元买保健品,多到他的小房间已经装不下。
“哎,就是贪心!你们千万不能让我孩子知道,不然我一定会被骂死。”
——投了25万元只拿到1000元利息的叶阿婆,现在恨死了“干儿子”小罗。
“如果他是骗子,这些证件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又是怎么来的?”
——刘阿伯不明白,明明自己已经多方求证,为何还会在“干儿子”小罗那儿亏了11万元。
蜗居老人买30万元产品 认了90多个干女儿
在老人李韦天(化名)身上,有几组数据非常令人震惊。
接触保健品公司3年多,购买了30多万元产品;
每天要吃9种保健品,外加两种保健口服液;
走过51家保健品公司,对比过10家投资公司;
保健品行业,有90多名业务员是他的干女儿……
接触他之后,我们才发现,他不是家财万贯到可以肆意挥霍,过的也不过是平常人家的生活;他也不是年老被欺,他对金钱很敏感,每一笔账都算得清清楚楚,包括保健品公司的利润范围。可他仍甘之如饴……
2月28天 21天到处开会泡茶
给李韦天打电话时,他正在“会场”——会销是保健品公司最重要的营销方式,通过将老人集中在一起,进行健康讲座来卖产品,业内俗称“开会”。开会分两种,在酒店开的叫“大会”,在公司内部开的叫“小会”。李韦天当天开的是大会。
我们自称是一家保健品公司的业务员,“我是某某某服务的,如果跟你们见面的话,她会不高兴”,老人以为我们要抢“同事”的生意,担忧地拒绝。我们赶紧澄清,只是想向他了解一下保健品市场。这下,尽管素未谋面,他还是答应了和我们见面。
东湖公园东大门,老人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出现,穿着一套整齐的黑色西装,车篮子里放着一包洗衣粉和一个药盒,还有一块肥皂和一盒创可贴。“喏,这是我回答两个问题送的。”李韦天开心地介绍。每次开完“会”,保健品公司都会给到会的老人发一点礼品,有时是几个鸡蛋,有时是一瓶油,有时是几块钱的红包或者其他小东西。
“21号我还要去酒店开会,22号某某公司请吃饭,一个月请会员吃一次。我是他们的银卡会员,就是一年半内消费三万元到六万元的,我现在是四万元,六万元以上的是金卡。吃饭就在这附近的素食馆,一个人20元,年纪大的一个人12元。”李韦天一边说一边掏出一张2月份活动安排表,表上做着各种标注,蓝色字体是各公司开的会,红色字体是他到各公司泡茶的日子。“每个月我都打印两张这个表格,翻烂了一张就用另一张,今年已经打到6月份了。”
2月28天,除去春节几天,21天都有了安排。
入市3年 买保健品30多万元投资2万元
李韦天是2010年8月通过朋友介绍进入保健品市场的。一入市场,他就买了一台饮用水过滤机,花了7000多元。之后有一次,一支100多元的牙膏,李韦天一次就买了20多支。这让他在保健品市场开始小有名气,被其他老人作为有潜力的优质客户推荐给各保健品公司。李韦天一发不可收拾,买了核酸、螺旋藻、蜂胶、养肝茶、智能炒菜锅、养生按摩机、按摩床等各种各样的保健产品。
从2010年到现在,李韦天总共买了30多万元产品。“还有至少七万多的产品寄放在公司,东西太多没地方放了。”李韦天说,三年多来,他走过泉州51家保健品公司,但现在已经倒了大约1/3。关系最好的一家保健品公司,他买了十几万元产品,至今还有9箱半核酸寄放在那家公司,够他吃八年以上。
他也参与“投资”,但他没有选择爱选公司。“投资一万元实际上只要给9500元,临近元旦,听说可以暗箱操作,投资1万元只要给8000元。这样你已经赚了2000元了,每个月还有利息200元,一年2400元。这样算来,投资8000元,一年就能赚4400元,这么好赚,你敢赚吗?”他说自己对比了泉州市面上10家“投资公司”,最终在一家“投资养牛”的公司投了2万元,每月利息400元。
“养牛的不一样,人家有实实在在的农场,属于农业又有国家补贴,而且牛肉很有市场,不会亏。”李韦天深信不疑。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