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西街文化历史名人故居盘点 屹立古巷灿若星辰

2014-02-13 07:58 来源:闽南网 1

释大圭

元1304~1362年

记录民间疾苦的诗僧

兵荒马乱以笔作剑战恶世

《僧兵守城行》

——释大圭

驱僧为兵守城郭,不知此谋谁所作?

但言官以为盗防,盗在深山啸丛薄。

朝朝上城候点兵,群操长竿立枪槊;

相看摩头一惊笑,竹作兜鍪殊不恶。

平生独抱我家法,不杀为律以自缚;

那知今日堕卒伍,使守使攻受官约。

谓僧非僧兵非兵,未闻官以兵为谑;

一临仓卒将何如?盗不来时犹绰绰。

敌人日夜徂我城,示以假兵无乃弱;

我官自有兵与民,愿放诸僧卧云壑!

  元朝的刺桐城不再意气风发。那时元兵入侵,举国百姓分成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等人。闽南人是最下等的南人,受尽压迫。那时闽南人为官最多只能做副职,经济命脉更是掌握在蒲寿庚等阿拉伯人的手里……

  日子过得很苦,有一天,释大圭到泉州开元寺出家为僧。他是一位超脱的僧侣,也是认真入世的诗人。释大圭的笔下满满都是民间疾苦。元至正十三四年,泉州大旱灾、大饥疫,饿殍载道,圭赋诗慨叹,“春秋黄槁百泉枯,龙骨声声泣老夫”(《苦旱》)。他谴责统治者哄抬粮价,催税逼债,作诗控诉曰:“吾郡从来称佛国,未闻有此食人风。”泉州外族统治者强抓僧人当兵,强迫他们抵抗起义军,大圭也在诗中加以揭露:“殴僧若殴羊,持兵衣短夹”(《僧兵叹》)。

  释大圭贯通儒释,为文似柳(柳宗元),为诗似陶(陶渊明)。他给后人留下的《梦观集》、《紫云开士传》是最真实的一段历史,是刺桐城元朝的那些事。门人为他在泉州西门塔后村建的和尚墓塔,至今让人肃然起敬。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泉州市民苦等半小时等不到10路末班车 回应:司机请假
下一条:泉州当代艺术馆设计者弗兰克·盖里西街展示作品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