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借鉴中国各地“西街”经验 改造复兴泉州西街

2014-01-10 17:01 来源:东南早报 0

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福州三坊七巷,保护规划 
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福州三坊七巷,保护规划由国内权威专家制定。

中西合璧

外资进驻多元化经营

  据统计,阳朔每年接待的中外游客达150万人次。近年来到这里的“背包老外”迅速增加,每年达10万人,大多是来自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的学生、学者或打工族。

  同时,阳朔西街的成名让本地商业受到启发,兴起中西文化兼容的经营理念,许多法国餐厅、意大利餐厅、咖啡店、酒吧等特色店应运而生,所有文字标牌都采用中、英文两种以上的表达方式,让外地游客体会阳朔的开放、包容和舒适。

  悠久的历史、古朴的建筑、纯朴的民风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据统计,阳朔西街80%的商业投资来自外地人,其中包含近10个国家的境外人士。

【链接】

黟县西街

  在古老的安徽黟县县城,以“街”为名的街道巷弄屈指可数,西街就是其中之一。在黟县西街口南侧有一条巷子叫做“名贤里”,历史上有不少乡贤名士从这里走出。《黟县徽商名录》就记载了乡贤名士余士恩、余之光、余世雄、余发杰、余兆骥、余寿山、余增祥等商界名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著名学者、数学教授余介石,他的编、译著述甚丰,主要有《高中代数学》、《高中平面几何》、《高中立体几何》,并与人合编中学数学教材20余种及大学专业书籍20余种。他编著的《速成珠算法》和《简易珠算法》等书,被珠算界公认为近代珠算权威。1954年3月,他在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清明上河图》上发现算盘的模式,把我国使用算盘的历史上推至宋代。

襄阳西街

  南宋时,抗金名将岳飞为了繁荣襄阳的经济,筹措军费,在襄阳西街设立了“通货场”(相当于今天的集贸市场),是当时襄阳城最热闹的地段。据考,当时的“通货场”每年可盈利41500多贯钱,可以供10多万军队及数十万家属开销一个月。新中国成立前,这条街宽不到两米,房屋都不是很高,最显眼的建筑是美籍牧师于1892年兴建的福音堂。

  如今的襄阳西街,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要繁华:整齐的绿化带里花香四溢,干净的人行道旁商家众多,夜色中高大的路灯发出五彩缤纷的灯光,美不胜收……

【声音】

□杨清江泉州南建筑博物馆研究人员,泉州文库办公室副主任

复建泉州历史上

著名标志性建筑

  2004年,作为九三学社泉州市委员会“泉州旧城区遗址遗迹”文物考古科研课题组成员,杨清江是课题组调查报告《泉州西街踏勘调查报告》的执笔者。

  在报告中,专家们认为,西街的历史风貌中,唐、宋、元、明、清历代风貌“庐山真面目”已难考证,已知、可考的是上世纪20年代拓改前的西街。课题组成员们大多认为,西街应恢复抗战前的历史风貌。

  课题组同时建议,对那些样式平泛、工艺一般,既无建筑艺术和科学价值、人文内涵,又残破存在隐患的老建筑、旧民居等,参照周边环境重新设计。同时可复建泉州历史上著名的标志性、纪念性建筑,恢复文化古街历史风貌。复建的建筑包括肃清门楼,蒙引楼,会魁坊、状元坊、三朝元老坊等牌坊。

  杨清江建议,如果要以旅游为目的对西街进行保护性开发,可以移除那些建造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新建筑,移入其他地方保护较好的传统建筑。

□章良泉州康辉旅行社国内部经理

拒绝过度商业化

别重蹈丽江覆辙

  “泉州西街应该找好自己的定位。”章良说,阳朔西街的规划还是比较合理的,但酒吧太多,若完全走阳朔西街的道路,对泉州而言或许并不适合。

  泉州西街最突出的是风姿独特的古大厝、名人宅第及近现代洋楼,红砖白瓦对北方人和外国游客同样具有吸引力。因此,他认为改造中首先应凸显出“古香古色”;其次,建议解决停车场和交通问题;再次,沿街的商铺功能必须转化,“但是若像阳朔那样搞酒吧、咖啡馆一条街,对泉州而言没有什么意义”。

  “不要过分商业化,不要重蹈丽江覆辙!”章良认为,福州的三坊七巷对历史文化和名人宅第等的规划保护不错,泉州或许可以借鉴一二。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东亚文化之都·泉州”拟2月13日开幕 启动西街音乐节
下一条:泉州西街如何改造 放眼中国各地“西街”取经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