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西街如何改造 放眼中国各地“西街”取经
阳朔西街已成为闻名遐迩的“地球村”,每年都有许多“背包老外”慕名而来。
本期话题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你可知道,在广西阳朔,有一条闻名于世的西街,是阳朔旅游的金字招牌?你可知道,全国各地叫西街的名街古巷还有很多?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今天专家学者、业界人士与市民们,将视线由泉州西街转向全国各地的“西街”,人们希望通过借鉴省内乃至全国各地的古街区成功改造范本,或者吸取古街区开发中的经验教训,为泉州西街的复兴提供参考。
【省内样本】
三坊七巷:权威专家制定规划
福州三坊七巷自晋唐形成起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清至民国走向辉煌,涌现出林则徐、沈葆桢、严复、林觉民、林徽因、冰心等对中国近现代史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三坊七巷基本保留了唐宋的坊巷格局,保存较好的明清古建筑计159座,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
2005年以来,福州市委托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挂帅编制《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委托清华大学张杰教授编制《福州市三坊七巷文物保护规划》,委托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及多位全国知名古建筑、规划专家参加规划的详审,并将三坊七巷从制定文物保护规划升格为编制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五店市:修缮与迁移相结合
2013年4月,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改建项目正式启动,项目对保留下来的古建筑进行修缮,并从晋江其他地方整体移入风格鲜明的古大厝与洋楼。
唐开元年间,青阳有“五店市”之称,街区是晋江城区的发源地,建筑特色突出,独具闽南特色的“皇宫起”红砖建筑、中西合璧的洋楼等明清、民国至现代的特色建筑保存完好,拥有“青阳八景”中的四景、蔡氏宗祠、庄氏家庙等100多处历史风貌建筑,文化遗产丰富。街区保留和传承高甲戏、木偶戏、南音等晋江传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1年,晋江就成立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建设管理领导组,聘请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心,对五店市的保护性改造进行规划设计。五店市历史风貌保护与更新并举,文物修缮和配套设施建设相结合,建设成为“福建唯一,全国著名,世界有特色”的街区博物馆。(记者 蔡紫旻 张素萍 实习生 周培菁 李心雨/文 庄丽祥 王柏峰/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