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2014泉州两会热词“文都”当属 数十份建议为古城献策

2014-01-08 08:59 来源:闽南网 0

  闽南网1月8日讯 一座古城、一条街,遍布满城的古民居,构成了泉州“东亚文化之都”的魅力所在。今年两会的热词,自然也当属“文都”。

  数十份泉州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从各方面提出具体的构建方案。其中,古城、古民居保护依然是热点。

  另悉,目前,泉州“东亚文化之都”活动年已敲定八大计划,但具体细项活动还没逐一确认,泉州政府部门也期待能通过代表、委员的见地性发言中,为泉州建设多元文都建言献策。

【关键词】古城

盘活中山南路城南片区

泉州市人大代表、鲤城区区长黄阳春:

  古城复兴应有实质性进展,应该是从战略上转向战术上,并已到具体实施的阶段。

  我提几点建议,首先,应尽快成立古城复兴领导小组,由市领导挂帅。其次,古街巷应结合现代人生活所需,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再者,制定古城复兴的扶持政策,比如说建议投融资,可由政府主导、发动社会力量和市民共同参与古城复兴。

  另外,中山南路、城南片区整治也是重点。初步想法,拟对中山南路、城南片区内的古大厝、古巷、古井、古树等调研,着手统一保护规划,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同时,引入适宜的业态,既保留古老建筑,又寄予古大厝时尚新兴业态、旅游文化展示,只有引入人气,古大厝才会活起来。当然,这业态也调研详细,并最终走向市场化。

打造南安丰州闽南古镇

泉州市人大代表雷进荣:

  泉州南安丰州是有1700多年历史积淀的文化古都,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建议将丰州纳入到东亚文化之都的范畴。

  泉州市加大对丰州镇的招商引资,全力打造闽南古镇,将丰州千年前的原貌重现,将“三南”——南音、南拳、南戏(高甲戏)放到古镇内,进行特色民俗艺术表演。政府租用古民居,将泉州旧时的手工作坊引进到其中,增加古民居的旅游价值。

  打造闽南古镇的设想,丰州镇政府已在着手实践,并已邀请华侨大学专家前往丰州选址规划。

【关键词】古民居

成熟一处,修复一处

民进泉州市委集体提案:

  泉州应该借鉴福州“三坊七巷”和成都“宽街窄巷”、苏州步行街等成功的保护与开发的经验。

  可以借鉴杭州,凡是房龄超过60年的有价值的名人故居建筑都“应保尽保”。确保重点名人故居,分步实施。条件成熟一处,抓紧修复一处,开放一处,带动一处。

  可借鉴上海、苏杭做法,通过签订法律文书,确保不改变名人故居原来的建筑结构、原有风貌的前提下,将部分名人故居出租、出售给私人业主,通过产权转让方式,借助民间力量推动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开发项目。

  资金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经济实力雄厚的大公司,通过拍卖名人故居标志物的制作权和承建冠名权,解决名人故居保护和开发项目资金短缺的难题。

政府购买,统一规划

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洪泽生:

  可借鉴福州“三坊七巷”,由政府出资,买下成片古民居,统一规划。个人改造肯定没办法达到理想标准,对古民居的改造成效也会不一。

  比如泉州的西街、聚宝街等,历史悠远,文化价值高。政府可对保存完好的古民居修旧如旧,尽力保留住古街古民居的原汁原味,再进行文化旅游开发、宗教文化开发、适当引进商业元素,打造泉州的“三坊七巷”。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泉州西街老照片征集 海都报开设6种方式邀您互动
下一条:泉州西街居民私设电线现象严重 电线“蛛网”割裂天空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