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2014泉州两会热词“文都”当属 数十份建议为古城献策

2014-01-08 08:59 来源:闽南网 0

【关键词】旅游品牌

重点打造中山路旅游

泉州市人大代表康黎英:

  重现中山路当年的繁华,我建议打造中山路旅游文化品牌。

  做一个大沙盘展示中山路的历史文化特色,把以前逛“南国建成”、“吃远方、看侨光”等一些商业旅游文化特色体现出来。

  构筑一条便于产权人和经营户协商联系的渠道,简化各项审批手续,让有特色的商家尽快入驻,打造旅游、购物等一条街,促进第三产业。

  把现在不适合种的榕树改换成观赏树,可让路灯晚上发挥作用,又能把沿街的各种风格建筑物展现出来。

  在中山路沿街设置供行人、游客休息的特色椅子。应在沿街有标志性建筑、有泉州特色店、有历史典故等点前设置标牌,供游人参观。

  对中山路的危房统一出台整体规划,便于居民翻建、翻修。

统一规划旅游经营业态

泉州市人大代表陈文海:

  建议将中山路打造成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集休闲旅游、时尚购物等集一体的新商业街区。

  根据中山路走向,妥善规划两侧建筑物、修缮破旧房屋、建设更加便利的公共交通设施和大型地下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餐饮聚集区、名人故居、大型购物中心、休闲娱乐中心等。

  局部改造成步行街,建议在解决交通停车问题后,可先将涂门街至打锡街一段改造成步行街。

  经营业态统一规划,建议由政府或企业出资,把门店、古民居统一收储,或长期租赁,对经营业态进行整体规划,选择泉州文化的特色元素,如木雕、陶瓷、花灯、木偶、南音等,以及特色小吃、土特产等进行合理布局,扶持泉州老字号、文化创意从业者在此经营,可低租金或免租金方式,但要统一进行管理,并设立退出机制,以保证服务品质。

三条街道打包整合

泉州市政协委员曾皖鲤:

  政府可以整合中山路和西街为步行街,与周边的新门街联合为旅游整体,打造“泉州文化魅力游”。

  中山路和西街原就是泉州重要的小商品市场汇集地,商业发达,摊点众多。建议政府加大扶持和宣传力度,规范经营,鼓励对其商业经营转型。针对外来旅游者的爱好需求,展示泉州的传统工艺,进一步促进泉州旅游业的发展。

【声音】

新辟一条文化长廊

泉州市政协委员林鸿平:

  有关部门可选择一处开放性、流通性较好的广场或公园,新辟一个“东亚文化之都·泉州”文化长廊,将泉州具有典型意义和代表性的历史大事件、大事记、名人名言、文化文明,以简约明了的撰文,系统地浓缩于各自不同的历史碑铭,一目了然。

制作人文电子地图

泉州市政协委员李萍:

  借助网络的强大功能,可制作“泉州人文地图电子版”,通过一步步的链接将各个景观图文并茂地展现无遗,这样既方便了每日里习惯于使用网络查询资料的人群,也满足了没有来过泉州或打算来泉州游客的相应需求。

把茶纳入文都建设中

泉州市人大代表王文礼:

  挖掘茶的文化价值,类似南音等传统艺术表演,同样的加大力度推广茶艺表演。以安溪铁观音为代表,把安溪铁观音的茶味道给所有到泉州游玩的游客都尝一尝,增加古城游的茶味儿。

本地人应免费游清源山

泉州市政协委员李百灵:

  在“自驾游”日渐成为主流的今天,建议节假日可临时增设停车位,在不占用通道的情况下允许车辆路边停靠,能有利地提高市区景点的客流量。其次,市区重要景区,如清源山、开元寺等应允许本地市民凭身份证入内,而无须购买门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两会报道组)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泉州西街老照片征集 海都报开设6种方式邀您互动
下一条:泉州西街居民私设电线现象严重 电线“蛛网”割裂天空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