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330名社工难管4300社区服刑者 建议增经费留人才

2014-01-03 09:14 来源:闽南网 0

 社区矫正专职社工

  闽南网1月3日讯 “明年,还要继续每天跟这些监狱外的服刑人员打交道吗?”2013年12月31日傍晚下班前,吴黎璇收拾完东西,准备跟朋友去参加新年狂欢,心里却抑制不住伤感。

  1987年出生的吴黎璇,2010年通过统一招考,变成司法协理员——一种由政府购买服务的专职社工。目前,全市共有社区矫正专职社工330人,看似人数不少,却压力空前。因为,在册矫正人员达4301人。

  这些社区矫正人员,是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管制等类型的罪犯。他们虽然被认为“没有再犯的危险”,但显然是高危人群。试行社区矫正以来,全市累计警告361人,建议行政处罚13人,建议撤销缓刑等的26人。

  目前,社区矫正人员患传染病、精神病、艾滋病等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面对1000多元的月收入,繁重的督察工作,专职社工难以专用。而这最终影响的,不仅有在矫人员的改过自新,还有稳定。

【故事】

专职社工:精神病人也送来?

  丰泽区是泉州市最早试点社区矫正的,吴黎璇所在的泉秀司法所,因为表现突出,是各种检查、调研的集中地。

  “如果我自己出去的话,底气都不足。”吴黎璇讲了一件事情:辖区有个涉嫌犯罪的人,在审前调查时查出了精神问题,而且有暴力倾向。

  “这样的人我们怎么管?”她说,尽管当即反对,但并没有改变结果,这个精神病人还是被送到社区矫正了。

  2006年试点时,泉秀街道仅2名在矫人员,目前在矫的则有26个;这些矫正对象,什么性格的都有,其中有些就是精神不正常,“只能硬着头皮上门,单独做工作”,集体活动根本就不敢通知。

安溪长坑:在矫人员达176人

  去年12月,采访车开了两个小时,终于来到了安溪长坑乡司法所。“今天刚好到安溪县城,为一个矫正人员刚生的小孩办手续。”电话那头,杜新来所长颇感歉意,因为长坑乡太过偏远,完全不是“社区”。

  长坑乡有在矫人员176名,全省最多,比2012年初增加近一倍,很多是电信网络诈骗犯,被判缓刑送回长坑乡。由于人太多,挨个打电话都不现实,只能随机抽查,每个月分四批组织集体劳动,前一天临时短信通知。

  司法助理员张俊燕很头痛:26日集体打扫卫生,在矫人员谢某没来,她的理由是“手机被小孩调成静音了”。这样荒唐的理由,他们也难以查实。“压力大,只要有1个人脑子一热,干了坏事,麻烦就来了。”专职社工陈贵评说,这是三年最大的感受。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泉州跨年艺术展览季领SHOW天地开幕 三盛宴秀文都风采
下一条:泉州市行政服务中心推标准化服务 不懂可查“明白卡”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