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建言献策座谈会周日开启
数字说话
目前,泉州市文改办列入备案的文创园区有13个。包括鲤城的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T淘园-六井孔文化创意产业园;丰泽的领SHOW天地文化广告创意园、锦绣庄民间艺术园;晋江的五店市传统街区、创意创业创新园(简称三创园)、洪山文化创意产业园、中国包装印刷产业(晋江)基地;惠安的雕艺文化创意产业园、安溪的家居工艺文化产业园、南安的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园、永春的中国工艺香集中区(永春香品产业园)、石狮的星期YI服饰创意博览园。
据泉州市文改办不完全统计数据,目前这些园区已入驻文化企业1000多家,涉及广告、工业设计、文化创意、动漫、互联网信息服务、印刷、文化艺术交流、艺术品经营、展览等多个领域。文化企业的收入占园区收入7成以上。今年,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上交税收超过1.1亿元,领SHOW天地超2000万元。
坊间争鸣
壳子好,肉也要好
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斌:现在泉州地面上的文创园区,有一定的量,但质还有待提升。比如,虽然平台做好了,但缺乏有影响力的创意企业做支撑,园区就很难办出彩。泉州亟须对创意企业作孵化和提升,引导企业更好定位。通俗地说,要做到壳子好,肉也好。
做足互动,渗透市民生活
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运营公司总经理郭劲松:文创园在继承传统方面,应该做得更到位一些,做到尊重历史。另外,在市民生活渗透方面,题材应做足。比如,围绕文创园的街道、基建,多一些艺文活动互动的信息,让市民感受到浓浓的文化生活氛围。
将更多国际元素带进泉州
领SHOW天地副总经理王志强:泉州本来就是一个包容多元文化的城市。泉城百姓需要一个了解前沿国际文化的窗口,开拓视野。领SHOW天地接下来会举行域文巡礼,把更多其他国家、城市的文化元素带进泉州,一定要比在网络、平媒等平台上感受到的更真实、更直观。
委员声音
着重扶持本土文化企业
泉州市政协委员柯天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能走多远,走多好,要看政府的扶持力度有多大,市场的运作有多成熟。政府部门不能只是在形象、定义、概念等表面做推动,应该把这些园区推向市场,让成熟的运营公司来操作。此外,在提升园区内涵方面,孵化扶植本土文化企业是长远之道,因为本土企业更具地域黏性。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